【证候特征】
本病的征候特征是右上腹胀满疼痛,反复发作。同时伴发恶心、嗳气、腹胀、善太息。证有虚实,实则胀痛、刺痛、灼热剧痛,或为气滞、或为瘀血、或为郁热、或为湿热;虚则隐隐作痛,或时作时止,又有阴虚、阳虚之别。
【病因病机】
1、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炙煿饮食,伤及脾胃,气机壅塞,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职。
2、忧思暴怒,肝疏泄失常,累及胆腑,精汁通降不畅,久郁葱热,而成胆胀。
3、外邪侵袭,虚损劳倦,寒温不适,易感外邪,使胆腑疏泄通降失常,内损外感而致胆胀。
4、湿热久蕴,煎熬胆汁,聚而为石,阻塞胆腑气机,不通则胀痛为胆胀重症。
胆胀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胆腑气机通障失常,其因或为忧思气恼,肝气久郁;或为湿热内蕴,胆腑不通;或为虚损劳倦,继而感寒;或为气滞及血,瘀血阻络。胆胀病位在胆腑,与肝胃关系最为密切。其病机为气滞、热郁、瘀血、沙石、湿阻致使肝胆气郁,胆失通降,久而气滞及血或郁而化火。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虚,邪恋不去,痰浊湿热,久酿成石,胆腑通降受阻,脾胃生化不足,进一步耗伤正气,最后致肝肾阴亏或脾肾阳虚而正虚邪实反复发作之侯,其病势可缓可急,一般以慢性患病急性发作为多见。
【诊断】
1.以右胁胀痛,脘腹胀满,善太息,口苦恶心,嗳气为主症。
2.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病发多有诱因,如饱餐油腻、恼怒、劳累等。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3.实验室检查如十二指肠引流、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CT等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1.胁痛 胁痛是指以两胁肋部疼痛为主症,多种原因皆可引起。胆胀则以右上腹胀痛为主症,伴口苦、嗳气等,以胆腑气机通降失常为主。
2.胃痛 胃痛是上腹部近心窝部疼痛,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胆胀部位在右胁部,发病年龄多在 40岁以上。
3.真心痛 真心痛疼痛突发而剧烈,且在左胸前部,伴有“手足青至节”,而胆胀痛在右胁,疼痛较轻,且以胀为主。
【辨证要点】
1.胆胀以右胁痛为主症,临床以辨虚实为要点,尤以辨气滞、瘀血、结石、气血不足、阴亏火灼为关键。持续性胀痛,遇怒加重,痛连肩背,兼有胸闷院胀者,多为气滞胆腑;右胁下疼痛较重,如刺如割,痛处固定而拒按,多为瘀血痹阻;右胁部绞痛,阵发加剧,且窜至肩背者,多为结石已成,胆腑不通;若痛隐隐或绵绵不休,多为气血不足,邪气潜伏;胁下灼痛,时休时止,厌食油腻,伴心烦意乱,多为阴亏火灼。
2.胆胀病程较长,所以要善辨邪气轻重,正气盛衰,以及虚中夹实,虚实互见。一般根据胁痛的情况结合症状、舌、脉情况来辨别。
【治疗原则】
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临床当辨虚实,虚者宜补中宣通,实者宜泻中通降。由于肝胆相表里,利胆要兼疏肝,肝气条达则胆腑通畅。所以疏肝又为治疗胆胀的基本原则。
【辨证施治】
1.肝胆气郁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连及右肩,遇怒加重,胸闷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苔白腻,脉弦大。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通降。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白芍、川芎疏肝利胆,枳壳、香附、陈皮理气通降止痛。加苏梗、青皮、郁金行气止痛。若大便干燥加大黄、槟榔;腹部胀满加川朴、草蔻;口苦、心烦加黄芩、桅子;嗳气、呕吐加代赭石、炒莱菔子;伴胆石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
2.气滞血瘀
症状:右胁部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涩。
治法:利胆通络,活血化瘀。
方药:四逆散合失笑散。 方中柴胡、积实、白芍、甘草疏肝利胆,炒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酌加郁金、延胡索、大黄以增强行气化瘀止痛之效。口苦心烦者加龙胆草、黄芩;脘腹胀甚者加枳壳、木香;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3.胆腑郁热
症状:右胁部灼热疼痛,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烦失眠易怒,舌红苦黄厚而干,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之火,解郁止痛。
方药:清胆场。 方中大黄、桅子、黄连、柴胡、白芍、蒲公英、金钱草、栝篓清泻郁火,郁金、延胡索、枳壳解郁止痛。心烦失眠者加丹参、炒枣仁;黄疸加茵陈、枳壳;口渴喜饮加天花粉、恶心欲吐加半夏、竹茹。方中金钱草用量宜大,可用30~60g。
3.肝胆湿热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方药:茵陈蒿汤。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利湿泻热。加柴胡、黄芩、半夏、郁金疏肝利胆而止痛。胆石者加鸡内金、穿山甲、海金沙、金钱草;小便黄赤者加飞滑石、车前子、白通草;苔白腻而湿重者去大黄、桅子加茯苓、白蔻仁、砂仁。
4.阴虚郁滞
症状:右胁隐隐作痛,或略有灼热感,口燥咽干,急躁易怒,胸中烦热,头晕目眩,午后低热,舌红少苦,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疏肝利胆。
方药:一贯煎。 方中生地黄、北沙参、麦门冬、当归身、枸杞子、川楝子滋阴疏肝;心烦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灼痛者加白芍、甘草;急躁易怒者加栀子、青皮、珍珠母。
5.阳虚郁滞
症状:右胁隐隐胀痛,时作时止,院腹胀满,呕吐清诞,畏寒肢凉,神疲气短,乏力倦怠,舌淡苔白腻,脉弦弱无力。
治法:温阳益气,调肝利胆。
方药:理中汤加味。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炮附子温阳益气;柴胡、白芍、木香、砂仁、半夏、陈皮调肝利胆。脘腹冷痛加吴茱萸、乌药;结石者加金钱草、鸡内金;气血两亏者可选用八珍汤。
【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主要为实证向虚证转化或向虚实夹杂证转化。肝胆气郁患者转归一般较好,但易复发。胆腑郁热患者若饮食不节可转化为肝胆湿热证;如郁热不解,灼耗阴津,还可致肝肾阳虚,形成阴虚郁滞。一般肝胆湿热患者治疗得当,则湿退热解向愈。若失治误治,可致阴液耗损,阴损及阳导致厥脱。气滞血瘀患者预后较差,部分失治误治或邪盛正应患者可出现坏病、变证,如出血、积聚等。阴虚郁滞患者治疗得当可使病情减轻,若日久不愈,正虚邪留可致气滞血瘀而成虚实夹杂证。阳虚郁滞患者一般迁延难愈,经合理治疗,部分患者可转为肝胆气郁,若兼有心肾阳虚,则病情复杂。
胆胀病患者,如正气尚足,一般预后良好,若气滞血瘀、阳虚郁滞、阳虚郁滞患者出现变证、坏病、危证,则预后较差。
【预防与调摄】
积极治疗胁痛、黄疽、气郁等病证。坚持足够疗程,病证治愈后应注重调理,这是预防胆胀发生的重要措施。
调摄包括调养心神,保持恬静愉快的心理状态;调节劳逸,做到动静适宜,以使气血流通;调剂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如萝卜、苦瓜、佛手、苹果等,有利于利胆祛湿,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膏粱厚味,勿酗酒、贪凉、饮冷,注意保暖。
本病的征候特征是右上腹胀满疼痛,反复发作。同时伴发恶心、嗳气、腹胀、善太息。证有虚实,实则胀痛、刺痛、灼热剧痛,或为气滞、或为瘀血、或为郁热、或为湿热;虚则隐隐作痛,或时作时止,又有阴虚、阳虚之别。
【病因病机】
1、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炙煿饮食,伤及脾胃,气机壅塞,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职。
2、忧思暴怒,肝疏泄失常,累及胆腑,精汁通降不畅,久郁葱热,而成胆胀。
3、外邪侵袭,虚损劳倦,寒温不适,易感外邪,使胆腑疏泄通降失常,内损外感而致胆胀。
4、湿热久蕴,煎熬胆汁,聚而为石,阻塞胆腑气机,不通则胀痛为胆胀重症。
胆胀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胆腑气机通障失常,其因或为忧思气恼,肝气久郁;或为湿热内蕴,胆腑不通;或为虚损劳倦,继而感寒;或为气滞及血,瘀血阻络。胆胀病位在胆腑,与肝胃关系最为密切。其病机为气滞、热郁、瘀血、沙石、湿阻致使肝胆气郁,胆失通降,久而气滞及血或郁而化火。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虚,邪恋不去,痰浊湿热,久酿成石,胆腑通降受阻,脾胃生化不足,进一步耗伤正气,最后致肝肾阴亏或脾肾阳虚而正虚邪实反复发作之侯,其病势可缓可急,一般以慢性患病急性发作为多见。
【诊断】
1.以右胁胀痛,脘腹胀满,善太息,口苦恶心,嗳气为主症。
2.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病发多有诱因,如饱餐油腻、恼怒、劳累等。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3.实验室检查如十二指肠引流、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CT等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1.胁痛 胁痛是指以两胁肋部疼痛为主症,多种原因皆可引起。胆胀则以右上腹胀痛为主症,伴口苦、嗳气等,以胆腑气机通降失常为主。
2.胃痛 胃痛是上腹部近心窝部疼痛,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胆胀部位在右胁部,发病年龄多在 40岁以上。
3.真心痛 真心痛疼痛突发而剧烈,且在左胸前部,伴有“手足青至节”,而胆胀痛在右胁,疼痛较轻,且以胀为主。
【辨证要点】
1.胆胀以右胁痛为主症,临床以辨虚实为要点,尤以辨气滞、瘀血、结石、气血不足、阴亏火灼为关键。持续性胀痛,遇怒加重,痛连肩背,兼有胸闷院胀者,多为气滞胆腑;右胁下疼痛较重,如刺如割,痛处固定而拒按,多为瘀血痹阻;右胁部绞痛,阵发加剧,且窜至肩背者,多为结石已成,胆腑不通;若痛隐隐或绵绵不休,多为气血不足,邪气潜伏;胁下灼痛,时休时止,厌食油腻,伴心烦意乱,多为阴亏火灼。
2.胆胀病程较长,所以要善辨邪气轻重,正气盛衰,以及虚中夹实,虚实互见。一般根据胁痛的情况结合症状、舌、脉情况来辨别。
【治疗原则】
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临床当辨虚实,虚者宜补中宣通,实者宜泻中通降。由于肝胆相表里,利胆要兼疏肝,肝气条达则胆腑通畅。所以疏肝又为治疗胆胀的基本原则。
【辨证施治】
1.肝胆气郁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连及右肩,遇怒加重,胸闷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苔白腻,脉弦大。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通降。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白芍、川芎疏肝利胆,枳壳、香附、陈皮理气通降止痛。加苏梗、青皮、郁金行气止痛。若大便干燥加大黄、槟榔;腹部胀满加川朴、草蔻;口苦、心烦加黄芩、桅子;嗳气、呕吐加代赭石、炒莱菔子;伴胆石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
2.气滞血瘀
症状:右胁部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涩。
治法:利胆通络,活血化瘀。
方药:四逆散合失笑散。 方中柴胡、积实、白芍、甘草疏肝利胆,炒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酌加郁金、延胡索、大黄以增强行气化瘀止痛之效。口苦心烦者加龙胆草、黄芩;脘腹胀甚者加枳壳、木香;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3.胆腑郁热
症状:右胁部灼热疼痛,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心烦失眠易怒,舌红苦黄厚而干,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之火,解郁止痛。
方药:清胆场。 方中大黄、桅子、黄连、柴胡、白芍、蒲公英、金钱草、栝篓清泻郁火,郁金、延胡索、枳壳解郁止痛。心烦失眠者加丹参、炒枣仁;黄疸加茵陈、枳壳;口渴喜饮加天花粉、恶心欲吐加半夏、竹茹。方中金钱草用量宜大,可用30~60g。
3.肝胆湿热
症状: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方药:茵陈蒿汤。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利湿泻热。加柴胡、黄芩、半夏、郁金疏肝利胆而止痛。胆石者加鸡内金、穿山甲、海金沙、金钱草;小便黄赤者加飞滑石、车前子、白通草;苔白腻而湿重者去大黄、桅子加茯苓、白蔻仁、砂仁。
4.阴虚郁滞
症状:右胁隐隐作痛,或略有灼热感,口燥咽干,急躁易怒,胸中烦热,头晕目眩,午后低热,舌红少苦,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疏肝利胆。
方药:一贯煎。 方中生地黄、北沙参、麦门冬、当归身、枸杞子、川楝子滋阴疏肝;心烦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灼痛者加白芍、甘草;急躁易怒者加栀子、青皮、珍珠母。
5.阳虚郁滞
症状:右胁隐隐胀痛,时作时止,院腹胀满,呕吐清诞,畏寒肢凉,神疲气短,乏力倦怠,舌淡苔白腻,脉弦弱无力。
治法:温阳益气,调肝利胆。
方药:理中汤加味。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炮附子温阳益气;柴胡、白芍、木香、砂仁、半夏、陈皮调肝利胆。脘腹冷痛加吴茱萸、乌药;结石者加金钱草、鸡内金;气血两亏者可选用八珍汤。
【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主要为实证向虚证转化或向虚实夹杂证转化。肝胆气郁患者转归一般较好,但易复发。胆腑郁热患者若饮食不节可转化为肝胆湿热证;如郁热不解,灼耗阴津,还可致肝肾阳虚,形成阴虚郁滞。一般肝胆湿热患者治疗得当,则湿退热解向愈。若失治误治,可致阴液耗损,阴损及阳导致厥脱。气滞血瘀患者预后较差,部分失治误治或邪盛正应患者可出现坏病、变证,如出血、积聚等。阴虚郁滞患者治疗得当可使病情减轻,若日久不愈,正虚邪留可致气滞血瘀而成虚实夹杂证。阳虚郁滞患者一般迁延难愈,经合理治疗,部分患者可转为肝胆气郁,若兼有心肾阳虚,则病情复杂。
胆胀病患者,如正气尚足,一般预后良好,若气滞血瘀、阳虚郁滞、阳虚郁滞患者出现变证、坏病、危证,则预后较差。
【预防与调摄】
积极治疗胁痛、黄疽、气郁等病证。坚持足够疗程,病证治愈后应注重调理,这是预防胆胀发生的重要措施。
调摄包括调养心神,保持恬静愉快的心理状态;调节劳逸,做到动静适宜,以使气血流通;调剂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如萝卜、苦瓜、佛手、苹果等,有利于利胆祛湿,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膏粱厚味,勿酗酒、贪凉、饮冷,注意保暖。
<^文/章{来$源[ ww)w.z>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