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特征】
痢疾为外感传染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等为主要证候。一般起病较急,以发热伴有呕吐而开始,继而腹痛,呈阵发性,腹泻大便次数每日约10~20次,粪便性状呈赤白粘冻样、脓血状,里急后重感显著。常为同一地区多人发病,也有呈散在发病者。其特征以湿热疫毒壅滞肠腑症状最为突出。
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一,故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急慢轻重差异亦较大。轻者不发热,腹痛不著,里急后重不明显,大便次数每日在10次以下,或被误诊为泄泻;重者常在泻痢未出现之前,即有高热、神疲、面青、肢冷以致昏迷惊厥,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还有的呈慢性迁延状态,病程在2月以上,或至数年,反复不愈。
【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疫毒这是痢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感受湿热之邪,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肺腑,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二是感受疫毒之邪。疫毒者,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这种邪气之产生及其致病流行,往往与反常气候有关。所谓“疫气乃异气也,不在六气正化之中”;“疫痢之一方独感者,疫气独盛于一身也”。疫毒邪气,混杂伤人,相互传染,造成痢疾流行。
2.饮食不节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肠胃;二是因食用不清洁的食物,疫邪病毒从口而入,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
痢疾为病,发于夏秋之交,这个季节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而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与饮食不洁,邪从口入,滞干脾胃,积于肺腑。饮食、湿热积滞其中,与气血胶结,传导失常,脂络受伤,造成痢疾。痢疾病位在肺腑,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传导功能失调,通降不利,气血凝滞腐败,因而痢下赤白脓血。脾胃主受纳、运化之职,开清除油。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饮食积滞阻之于肺腑。《医碥·痢》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入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由此可知,脾胃损伤,可直接影响于肠,所以痢疾病变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
痢疾的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凝滞,肠道传化失司,肠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或成痢。由于时邪疫毒或饮食不节而积滞于大肠,以致气血壅滞,与病邪相搏结,脏腑气机阻滞,通降不利,因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热郁湿蒸,气血凝滞,腐败肠间,以致肠腑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赤白脓血下痢,所谓“盖伤其脏腑之脂膏,动其肠胃之脉络,故或寒或热,皆有脓血”。肠腑传导失司,由于气机阻滞而不利、肠中有滞而不通,不通则痛,腹痛而欲大便,则里急,大便次数增加,便又不爽则后重,这些都是由于通降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调之故。
由于人体的体质有阴阳盛衰的不同,痢疾病机的转化又有不同。素体阳虚者,湿从寒化,寒湿内蕴,再加之饮食不洁,邪气食积于胸中,遂为寒湿之痢。素体阳盛者,湿热内蕴,食用不洁之物,从热而化,乃成湿热之痢。不过,“痢因暑热者多,寒者少”;“种种痢疾,总由湿热入胃(肠),此一句便可悟病形矣”,所以临床上以湿热痢为多见,实证为主。
再者痢疾因治疗不及时,或素体中焦虚弱,正虚邪恋,或治疗不当,苦寒太过,收涩过与或患者兼其他病如胃痛、胁痛等,以致迁延日久不愈,或时愈时发,反复不休,转为慢性;或虚邪留,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或正气疲惫,由脾及肾,使病情复杂而缠绵。
【诊断】
1.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流行季节在夏秋之交,具有传染性,疫毒从口而入。
2.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初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之表现,继而腹部阵痛,痛而欲便,便而不爽。腹泻开始有稀塘粪便,而后即见排出物呈白色胶冻状如鱼脑,或沾有“膜薄血”,随后为赤红色胶冻祥物,每日大便次数10~20次不等,甚则数十次,里急后重感为著,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急骤起病,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实验室粪便检查对本病诊断确立,很有帮助。主要是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等项目。必要时作X线钡剂造影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泄泻鉴别。
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症状都有大便次数增多,然而具体在临床症状和病机方面,实有不同之处。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出赤白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便而木爽,甚则滞涩难下。而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泻而不爽,甚则滑脱不禁,而无赤白脓血便亦无里急后感。痢疾为湿热、疫毒、饮食变滞于胸中,与气血相搏结,病位在肠。泄泻为湿邪内停,脾虚盛,运化失职,湿浊内生,混杂合污而下,病机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病位在脾胃。当然,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病机由浅入深;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病机由深出浅,所谓“先滞后利者易治,先利后滞者难治”。
【治疗原则】
痢疾的治疗,应根据其病证的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总的来说,热痢清之,寒痢湿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湿热证较为多见,肠中有邪,与气血相搏结,而产生脓血便,因此,清除肠中之湿热疫毒、饮食积滞,颇为重要,清肠、清热、解毒、化湿、燥湿就成为实证初痢的常用之法。即使是久痢,若见虚实夹杂、寒热井见者,亦需要兼以清化。其次是调气和血。痢疾者,气血凝滞于肠间,脂膜血络损伤,大肠通降不利,气机阻滞,出现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刘河间指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这已成为治疗痢疾的常用法则之一。调气,是测大肠之气滞,鼓舞脾胃之气机;和血,是行血和血凉血,以消血液之凝滞,修复血络之损伤。再者是温中理牌。
【辨证施治】
1.湿热痢
症状: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 本方以黄连、黄芩、大黄清热化湿解毒,兼以推荡积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解止痛;木香、槟榔理气导滞;少佐肉桂,辛能散结,热可防以上各药苦寒太过。另外,可加金银花、穿心莲加强清热解毒之效。若兼饮食积滞,暖腐吞酸,腹部胀满者,加莱菔子、神曲、山楂等消食化滞。证居湿重于热者,痢下白多赤少,舌首白腻,可去当归、黄芩,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健脾燥湿。证属热重于湿者,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等 直清里热。痢下鲜红者,加地榆、苦参、丹皮、侧柏叶等凉血止痢。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者,可用解表法,用荆防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
2.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便频频,以致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重感显著,更甚者津液耗伤,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呕吐频繁,惊厥频频,瞳人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本方以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配黄连、黄芩、黄柏、秦皮清热解毒化湿,用当归、木香、槟榔行气。加金银花、丹皮、地榆、穿心莲,加强解毒的功效。若发生厥脱,症见苍白,四肢厥逆而冷汗出,唇指紫暗,尿少,脉微细欲绝,加用生脉(参麦)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滴注,以益气固脱。若发生神昏烦躁,惊厥,面色灰白,瞳仁大小不等,呼吸者,加清开灵注射液等静脉滴注,并加神犀丹、紫雪丹灌服。若厥脱、神昏、惊厥同时出现则最为险候,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换其危。
3.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本方藿香芳香化湿,苍术、厚朴、法半夏运脾燥湿,陈皮、木香、枳实行气导滞,桂枝、炮姜温中散寒,芍药、当归和血。若湿邪偏重,白痢如胶冻、如鼻涕,腹胀满,里急后重甚者,改为胃苓汤加减,以温中化湿健脾。
4.虚寒痢
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苦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场。 附子理中场,用附子、干姜温补脾胃之阳,人参或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重者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胜场,以干姜、肉桂温补脾胃阳气,赤石脂、诃子、罂粟壳、肉豆蔻收涩固脱,或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归、芍调血,木香行气,两方合用,温补、收涩、固脱力强,颇合病情。
5.休息痢
症状:初痢、暴痢之后,长期迁延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遇饮食不当、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经常或间有赤白粘冻,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 本方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余邪,加木香、槟榔、枳实调滞,加当归和血。另外,还可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股15粒,每日3次,胶囊分装或包裹,饭后服用,连服7~10日,可单独服用或配合上述方药使用。
休息痢中,若脾胃阳气不足,积滞未尽,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
痢疾为外感传染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等为主要证候。一般起病较急,以发热伴有呕吐而开始,继而腹痛,呈阵发性,腹泻大便次数每日约10~20次,粪便性状呈赤白粘冻样、脓血状,里急后重感显著。常为同一地区多人发病,也有呈散在发病者。其特征以湿热疫毒壅滞肠腑症状最为突出。
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一,故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急慢轻重差异亦较大。轻者不发热,腹痛不著,里急后重不明显,大便次数每日在10次以下,或被误诊为泄泻;重者常在泻痢未出现之前,即有高热、神疲、面青、肢冷以致昏迷惊厥,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还有的呈慢性迁延状态,病程在2月以上,或至数年,反复不愈。
【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疫毒这是痢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感受湿热之邪,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肺腑,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二是感受疫毒之邪。疫毒者,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这种邪气之产生及其致病流行,往往与反常气候有关。所谓“疫气乃异气也,不在六气正化之中”;“疫痢之一方独感者,疫气独盛于一身也”。疫毒邪气,混杂伤人,相互传染,造成痢疾流行。
2.饮食不节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肠胃;二是因食用不清洁的食物,疫邪病毒从口而入,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
痢疾为病,发于夏秋之交,这个季节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而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与饮食不洁,邪从口入,滞干脾胃,积于肺腑。饮食、湿热积滞其中,与气血胶结,传导失常,脂络受伤,造成痢疾。痢疾病位在肺腑,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传导功能失调,通降不利,气血凝滞腐败,因而痢下赤白脓血。脾胃主受纳、运化之职,开清除油。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饮食积滞阻之于肺腑。《医碥·痢》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入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由此可知,脾胃损伤,可直接影响于肠,所以痢疾病变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
痢疾的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凝滞,肠道传化失司,肠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或成痢。由于时邪疫毒或饮食不节而积滞于大肠,以致气血壅滞,与病邪相搏结,脏腑气机阻滞,通降不利,因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热郁湿蒸,气血凝滞,腐败肠间,以致肠腑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赤白脓血下痢,所谓“盖伤其脏腑之脂膏,动其肠胃之脉络,故或寒或热,皆有脓血”。肠腑传导失司,由于气机阻滞而不利、肠中有滞而不通,不通则痛,腹痛而欲大便,则里急,大便次数增加,便又不爽则后重,这些都是由于通降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调之故。
由于人体的体质有阴阳盛衰的不同,痢疾病机的转化又有不同。素体阳虚者,湿从寒化,寒湿内蕴,再加之饮食不洁,邪气食积于胸中,遂为寒湿之痢。素体阳盛者,湿热内蕴,食用不洁之物,从热而化,乃成湿热之痢。不过,“痢因暑热者多,寒者少”;“种种痢疾,总由湿热入胃(肠),此一句便可悟病形矣”,所以临床上以湿热痢为多见,实证为主。
再者痢疾因治疗不及时,或素体中焦虚弱,正虚邪恋,或治疗不当,苦寒太过,收涩过与或患者兼其他病如胃痛、胁痛等,以致迁延日久不愈,或时愈时发,反复不休,转为慢性;或虚邪留,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或正气疲惫,由脾及肾,使病情复杂而缠绵。
【诊断】
1.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流行季节在夏秋之交,具有传染性,疫毒从口而入。
2.临床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初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之表现,继而腹部阵痛,痛而欲便,便而不爽。腹泻开始有稀塘粪便,而后即见排出物呈白色胶冻状如鱼脑,或沾有“膜薄血”,随后为赤红色胶冻祥物,每日大便次数10~20次不等,甚则数十次,里急后重感为著,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急骤起病,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实验室粪便检查对本病诊断确立,很有帮助。主要是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等项目。必要时作X线钡剂造影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泄泻鉴别。
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症状都有大便次数增多,然而具体在临床症状和病机方面,实有不同之处。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出赤白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便而木爽,甚则滞涩难下。而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泻而不爽,甚则滑脱不禁,而无赤白脓血便亦无里急后感。痢疾为湿热、疫毒、饮食变滞于胸中,与气血相搏结,病位在肠。泄泻为湿邪内停,脾虚盛,运化失职,湿浊内生,混杂合污而下,病机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病位在脾胃。当然,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病机由浅入深;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病机由深出浅,所谓“先滞后利者易治,先利后滞者难治”。
【治疗原则】
痢疾的治疗,应根据其病证的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总的来说,热痢清之,寒痢湿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湿热证较为多见,肠中有邪,与气血相搏结,而产生脓血便,因此,清除肠中之湿热疫毒、饮食积滞,颇为重要,清肠、清热、解毒、化湿、燥湿就成为实证初痢的常用之法。即使是久痢,若见虚实夹杂、寒热井见者,亦需要兼以清化。其次是调气和血。痢疾者,气血凝滞于肠间,脂膜血络损伤,大肠通降不利,气机阻滞,出现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刘河间指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这已成为治疗痢疾的常用法则之一。调气,是测大肠之气滞,鼓舞脾胃之气机;和血,是行血和血凉血,以消血液之凝滞,修复血络之损伤。再者是温中理牌。
【辨证施治】
1.湿热痢
症状: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 本方以黄连、黄芩、大黄清热化湿解毒,兼以推荡积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解止痛;木香、槟榔理气导滞;少佐肉桂,辛能散结,热可防以上各药苦寒太过。另外,可加金银花、穿心莲加强清热解毒之效。若兼饮食积滞,暖腐吞酸,腹部胀满者,加莱菔子、神曲、山楂等消食化滞。证居湿重于热者,痢下白多赤少,舌首白腻,可去当归、黄芩,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健脾燥湿。证属热重于湿者,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等 直清里热。痢下鲜红者,加地榆、苦参、丹皮、侧柏叶等凉血止痢。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者,可用解表法,用荆防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
2.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便频频,以致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重感显著,更甚者津液耗伤,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呕吐频繁,惊厥频频,瞳人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本方以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配黄连、黄芩、黄柏、秦皮清热解毒化湿,用当归、木香、槟榔行气。加金银花、丹皮、地榆、穿心莲,加强解毒的功效。若发生厥脱,症见苍白,四肢厥逆而冷汗出,唇指紫暗,尿少,脉微细欲绝,加用生脉(参麦)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滴注,以益气固脱。若发生神昏烦躁,惊厥,面色灰白,瞳仁大小不等,呼吸者,加清开灵注射液等静脉滴注,并加神犀丹、紫雪丹灌服。若厥脱、神昏、惊厥同时出现则最为险候,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换其危。
3.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本方藿香芳香化湿,苍术、厚朴、法半夏运脾燥湿,陈皮、木香、枳实行气导滞,桂枝、炮姜温中散寒,芍药、当归和血。若湿邪偏重,白痢如胶冻、如鼻涕,腹胀满,里急后重甚者,改为胃苓汤加减,以温中化湿健脾。
4.虚寒痢
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苦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场。 附子理中场,用附子、干姜温补脾胃之阳,人参或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重者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胜场,以干姜、肉桂温补脾胃阳气,赤石脂、诃子、罂粟壳、肉豆蔻收涩固脱,或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归、芍调血,木香行气,两方合用,温补、收涩、固脱力强,颇合病情。
5.休息痢
症状:初痢、暴痢之后,长期迁延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遇饮食不当、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经常或间有赤白粘冻,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 本方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余邪,加木香、槟榔、枳实调滞,加当归和血。另外,还可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股15粒,每日3次,胶囊分装或包裹,饭后服用,连服7~10日,可单独服用或配合上述方药使用。
休息痢中,若脾胃阳气不足,积滞未尽,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
<@文/章[来#源( ww~w.z 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