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与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有何不同? 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优降糖、吡磺环己脲、甲磺吡脲、糖肾平、克糖利)与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的区别在于:①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较第一代副作用轻,发生率低;罕见有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和阻塞性黄疸及酒精后潮红征群
各种磺脲类药物的特点是什么? (1)甲磺丁脲(d860)由胃肠道迅速吸收,在肝内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从肾排出。口服后2~4小时出现明显的降血糖作用,4~6小时作用最强。12小时后作用消失。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者慎用此药。每片0.5g
磺脲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哪些? 除氯磺丙脲有较大毒副作用外,磺脲类药物毒副作用很小,但所有磺脲类药物如用药不当易发生低血糖。磺脲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有:(1)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药物减量后可以消退。(2)皮肤反应
哪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1)凡小儿糖尿病患者或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应用磺脲类药物。(2)有糖尿病酮症,尤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或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者禁用。(3)有严重感染、高热、外科手术、妊娠、分娩,各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适应症是什么? 经过30余年的广泛临床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适应症已比较明确。主要有:(1)中年以上起病的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经一度饮食治疗或再加运动治疗未能满意控制的高血糖患者。(2)ⅱ型糖尿病人每日仅需胰岛
磺脲类降血糖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1)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证据为:①此类药物仅对ⅱ型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病人具有β-细胞部分功能者有效,对ⅰ型糖尿病人β细胞贮备功能很差甚而不受葡萄糖刺激而分泌胰岛素者,往往无疗效或疗效不明显。②对切除胰腺的动物亦无效。③口服磺脲
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有哪几种? 目前国内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药可分为4种。(1)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物。常用的有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优降糖、吡磺环己脲、甲磺吡脲(达美康)、克糖利、糖适平。其中甲磺丁脲及氯磺丙脲为第一代的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如何提高运动的积极性? 对于没有运动爱好的糖尿病病人,知道了运动健身的益处,以及运动之初的新鲜感,开始还有可能坚持运动,但一段时间后便会兴趣减退,就会以各种理由不参加运动,久而久之,便放弃运动疗法。那么如何让你自己保持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呢?(
糖尿病患者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糖尿病人体育锻炼须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体育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过度疲劳会使血糖升高,病情恶化。(2)体育锻炼须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有机地结合。(3)糖尿病并发心脏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时,
怎样预防运动中的低血糖? 运动可消耗能量、降低血糖,但有时也会引起血糖过低而发生低血糖,为了防止运动时及运动后发生低血糖,请尽量遵守以下原则:(1)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这时血糖较高,因而不易发生低血糖。(2)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