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道的人中,遗精的特别多。在大乘菩萨道中,漏失菩提即算犯戒,不管有念也好,无念也好,有梦也好,无梦也好都算犯戒。所以要求得身心定力,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而最难的是心理问题。没有梦的遗精行为,是阿赖耶识种性的习气,很微细。要做到不漏,有一个“鸟飞式”的方法可炼,这是对治的一味药,现在介
久练此法,可温补命门相火,填精益肾,充脑补髓,使人精力充沛,步履轻灵,动作敏捷,治疗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腰酸尿频,失眠健忘,梦遗滑精等症。若配合内养功,站桩功同练,则效果更佳。
一、搓涌泉:盘膝而坐,双手搓热后,手掌紧贴脚面,从趾跟
固精法是专用以固精止遗的特殊功法,运用闭气、导引和吐纳等方法,以封固精关,防治遗泄。
本类功法多出自古代道家养生功法,后渐为医家所采用,至明清时,临应应用已较广泛。近代在民间仍广为流传。本法形式多样,本篇主要介绍较有代表性的三种。
[基本内容]
第一法:站、坐、卧皆可。闭目内视头顶,
医家涩精术,是用来闭精的功法,练习后对于防治遗精有较好作用,并且可以作为其他功法的辅助,防止练功阶段遗精。
每次小便时,深吸一口气入丹田,憋住这口气,并用意念引导,将此气引至会阴部,经尾闾(脊柱最末端,近肛门处),
修练五脏五行功、防治内脏疾病,产生强大功力
一、五脏本义
五脏功,是对藏密功法的补充,五脏咒语,也本嗡字诀而生。我们采纳了中国传统医学观点的阴阳五行学说,把脏腑统一起来,并把光色考虑进来,找到了它们的对应关系。
—————————————————————
五行 五脏
1、预备式:整套功法都以预备式为基础,每个字动作之前先做好预备式。即:松、静、自然。松是肌肉关节放松,但松而不懈。静是排除杂念,情绪安定。自然,是呼吸、动作纯任自然,不憋气,不用力呼吸,动作轻松舒适自然大方。姿态端正,两足平站开立与肩同宽,两膝放松似屈非屈,松腰塌胯,含胸拔背虚腋,沉
1、滋阴步
取松静站立姿势,两手背(外劳宫)置于腰部肾俞穴处,吸气时,男子先左脚(女子先右脚)向前迈出,足跟着地,连续向前走三步,呼气时,从右脚开始向前走三步,然后左脚向前迈一步,恢复松静站立式,做一次调息,再按上法向前行走。一般行走六十步或者加倍。本式能退虚热、滋阴补肾。
1、疏肝桩:取松静站立姿式,两手提到右胁肝区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呈抱球状。左手得气后,手心继续相对,翻转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呈抱球状,打通气脉后,左手沿右臂肺经之走向,向手指导引,将肝经病邪之气排出体外。
2、关元桩:取松静站立姿势,两手置于耻骨之上,肚脐之下,小腹之前呈抱
1、预备式
取站立姿势两腿并拢,当吸气时,两臂从身体侧前方(手心朝上)慢慢抬起至头前上方合掌,呼气时峡谷手从面前降落至胸前,拇指对准天突穴,这时默念思想静,头脑空,肌肉松,气血通,反复默念三次,得气后,两手转而手指尖朝下降至小腹,两手分开,恢复松静自然站立式。
2、动作
动作:身体平卧,面部朝上,吸气时,两腿弯曲膝盖在胸前,手扶两膝呼气时两腿伸直,恢复平卧式,采用顺腹式呼吸,动作要顺其自然,避免用力,可做六十四次,收功时意守下丹田少许。本式能调补中气,托提脏器,辅助六字真言治疗各种脏器下垂症,同时可治大腹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