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特征】
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积和聚又分别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积证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剧。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腹内病变的同时,常出现饮食减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 聚证则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一般病程较短,全身症状亦不如积证明显。正如《金匮要略·五胜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景岳全书·积聚》亦将两者的特征概括为:“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病因病机】
1.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正如《济生方·积聚论治》所说:“忧、思、喜、怒之气。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留结而为五积。”情志为病,首先病及气分,使肝气不舒,脾气郁结,导致肝脾气机阻滞。继则由气及血,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脉络瘀阻。若偏重于影响气机的运行,则为聚;气血瘀滞,日积月累,凝结成块则为积。
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由于饮酒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煎煿辛辣之品;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以致湿浊内停,甚至凝结成痰。痰浊阻滞之后,又会进一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形成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血、痰互相搏结,而引起积聚。亦有因饮食不调,因食遇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而成聚证者。
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寒、湿、热等多种外邪及邪毒如果长时间地作用于人体,或侵袭人体之后留着不去,均可导致受病。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积聚。正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说:“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黄疸病后,或黄疸经久不退,湿邪留恋,阻滞气血;或久疟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痹阻;或感染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不畅,脉络瘀阻。以上几种病证,日久不愈,均可转归演变为积证。
情志抑郁,饮食损伤,感受邪毒及它病转归是引起积聚的主要原因。其中,情志、饮食、邪毒等致病原因常交错夹杂,混合致病。
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的内在因素,积聚的形成及演变,均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正如《医家必读·积聚》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景岳全书·积聚》亦说:“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即是说,积聚是在正虚感邪、正邪斗争而正不胜邪的情况下,邪气踞之,逐渐发展而成。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气滞、血瘀、痰结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其中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则气滞、血瘀、痰结三者均有,而以血瘀为主。
【诊断】
1.积证以腹部可扪及或大或小、质地或软或硬的包块,并有胀痛或刺痛为临床特征。积证大多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消瘦等正气亏虚的症状。而积证的后期,一般虚损症状均较为突出。
2.聚证以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临床特征。其发作时,可见病变部位有气聚胀满的现象,但一般扪不到包块;缓解时则气聚胀满的现象消失。聚证发作之时,以实证的表现为主,反复发作。常出现倦怠乏力、纳差、便溏等脾胃虚弱的征候。
结合病史,做B超、CT、胃肠钡剂X线检查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痞满 痞满以患者自觉脘腹痞塞不通、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但在检查时,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可见,更不能扪及包块,临床上以此而和积聚相区别。
2.鼓胀 鼓胀以肚腹胀大,鼓之如鼓为临床特征。其与积聚相同的是腹内均有积块,所不同的是鼓胀除腹内积块外,更有水液停聚。肚腹胀大。故腹内有无水液停聚,是鼓胀与积聚的鉴别要点.
【辨证要点】
1.辨积与聚的不同 积与聚虽会称为一个病证,但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地治疗亦较易。至于古代文献以积为脏病,聚为腑病,则不可拘泥,实际上不少积证的积块就发生在胃、肠。
2.辩积块的部位 积块的部位不同,标志着所病的脏腑不同,临床症状、治疗方药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加以鉴别。从大量的临床观察来看,在内科范围的脘腹部积块主要见于胃和肝的病变。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疽、纳呆、腹胀等症状者,病在肝;胃院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者,病在胃;右腹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3.辨初、中、末期虚实的不同 积证大体可分为初、中、末三期,一般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甚,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尚可。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表现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形体渐瘦等症。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表现为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症。
【治疗原则】
聚证重调气,积证重活血。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要注意区分不同阶段,掌握攻补分寸。积证初期,积块不大,软而不坚,正气尚可,治疗以攻邪为主,予以行气活血、软坚消积;中期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攻补兼施;末期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伤残,治宜扶正培本为主,酌加理气、化瘀、消积之品,切忌攻伐太过。 在积证的治疗中,应十分注意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正如《景岳全书·积聚》说:“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在治疗中应注意“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攻于补。
【辨证施治】
一、聚证
1.肝气郁滞
症状: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病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方药:木香顺气散。 本方具有行气温中、散寒化湿,疏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气机郁滞,寒湿中阻,及伴有肝郁症象者。方中以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甘草(即香砂平胃散)行气温中,散寒化湿;配伍合乌药、生姜。枳壳以增强温中理气的作用;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 若寒甚,腹痛较剧,得温症减,肢冷者,可加高良姜、肉桂温中理气止痛。若兼有热象,口苦,舌质红者,去台乌药、苍术,加吴茱萸、黄连(即左金丸)泄肝清热。老年体虚,或兼见神疲、乏力、便溏者,可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本证攻窜胀痛之症缓解后,可以疏肝理脾的逍遥散调理善后。
2.食浊阻滞 症状: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苦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浊,导滞通腑。
方药:六磨汤。 方中以沉香、木香、台乌药理气宽中,大黄、槟榔、枳实通腑导滞。 可加山楂、莱菔子以增强健胃消食的作用。痰浊中阻,呕恶苔腻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化痰降逆。若因于蛔虫结聚,阻于肠道而引起者,可加服驱蛔方药及酌情配用乌梅丸。 聚证发作之时以实证表现为主,但若反复发作,常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以致更易发生气聚腹痛,对这类病人,平时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
二、积证
1.气郁血阻
症状: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胀痛并见,舌苦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大七气汤合失笑散。 前方以青皮、陈皮、桔梗、霍香行气散结,桂枝、三棱、莪术、香附以温通血络、使脉络气血通畅,以消其积块。 合用失笑散用蒲黄、五灵脂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使血行气通,通则不痛,积块或可消散。若兼见寒热、身痛、苔白、脉浮等证,乃外有风寒之邪,宜予宣表理气,通滞消积,可用五积散。本方汇集解表、散寒、祛湿、化痰、行气、活血、通络、温中、止痛之药于一炉,以治积证初起又兼外感,气机不利所导致的一系列阻滞不通的证候,能使其逐步消散。至积久之证,自非本方所奏效。
2.气结血瘀
症状: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治法:祛瘀软坚,补益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 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附、乌药、积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援中。 可酌加丹参、莪术、三棱、鳖甲、煅瓦楞等,以增强活血消积的作用。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化微回生丹消微散积。 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间服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六君子汤,以共同组成攻补兼施之法。当此气结血瘀阶段,如积块增大,坚硬,疼痛,还可用虫类破瘀消结合其他软坚药同用,可选用鳖甲、牤虫、鼠妇、海藻等治之。
3.正虚瘀结
症状: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黎黑,消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方药:八珍汤、化积丸。 八珍汤为补益气血的常用效方。气虚甚者,可加黄芩、淮山药、苡仁益气健脾。舌质光红无苔、脉象细数者,为阴液大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玉竹等养阴生津。 化积丸中以三棱、莪术、香附、苏木、五灵脂、瓦楞子活血祛瘀、软坚散结,阿魏消痞去积,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槟榔理气泻下(便溏或腹泻者宜去)。可酌加丹参、鳖甲活血软坚散结。 上述二方可间服,并可根据病情采用补一攻一,或补二攻一等治法。
【转归预后】
聚证的预后一般较好,而积证的预后一般较差。正如《景岳全书·积聚》说:“无形之聚其散易,有形积其破难。”一般的聚证,若治疗得当,解除了病因,可望治愈。但亦有部分反复发作,或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积者。积证则在腹部拍到积块之前,大多已经历了一段病程,所以当发展成为积证时,治疗比较困难。在唐代《外台秘要》就谈到:“几度坚之起,多以渐生,而有觉大者,自难疗也。”现在由于医学的进展,积证的预后已有了很大的好转,可以使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生存时间延长,部分患者甚至可望获得治愈。积证后期,因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水液内聚而成为鼓胀;火热灼伤脉络,或气虚不能摄血,或脉络瘀阻,血液外溢,而致吐血、便血、衄血等,均为病情重笃,预后不良之象,当积极救治。
【预防与调摄】
积聚之病,起于情志失和者不少,故正确对待各种事物,解除忧虑、紧张,避免情志内伤,对防与治均属重要。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注意劳逸适度,避免过劳。如有胃院痛、胁痛、泄泻、便血等病证,应及早检查治疗<<文 章<来[源@ ww/w.z}hgx{zz.cn《>
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积和聚又分别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积证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剧。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腹内病变的同时,常出现饮食减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 聚证则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一般病程较短,全身症状亦不如积证明显。正如《金匮要略·五胜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景岳全书·积聚》亦将两者的特征概括为:“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病因病机】
1.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正如《济生方·积聚论治》所说:“忧、思、喜、怒之气。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留结而为五积。”情志为病,首先病及气分,使肝气不舒,脾气郁结,导致肝脾气机阻滞。继则由气及血,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脉络瘀阻。若偏重于影响气机的运行,则为聚;气血瘀滞,日积月累,凝结成块则为积。
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由于饮酒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煎煿辛辣之品;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以致湿浊内停,甚至凝结成痰。痰浊阻滞之后,又会进一步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形成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血、痰互相搏结,而引起积聚。亦有因饮食不调,因食遇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而成聚证者。
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寒、湿、热等多种外邪及邪毒如果长时间地作用于人体,或侵袭人体之后留着不去,均可导致受病。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积聚。正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说:“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黄疸病后,或黄疸经久不退,湿邪留恋,阻滞气血;或久疟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痹阻;或感染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不畅,脉络瘀阻。以上几种病证,日久不愈,均可转归演变为积证。
情志抑郁,饮食损伤,感受邪毒及它病转归是引起积聚的主要原因。其中,情志、饮食、邪毒等致病原因常交错夹杂,混合致病。
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的内在因素,积聚的形成及演变,均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正如《医家必读·积聚》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景岳全书·积聚》亦说:“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即是说,积聚是在正虚感邪、正邪斗争而正不胜邪的情况下,邪气踞之,逐渐发展而成。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气滞、血瘀、痰结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其中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则气滞、血瘀、痰结三者均有,而以血瘀为主。
【诊断】
1.积证以腹部可扪及或大或小、质地或软或硬的包块,并有胀痛或刺痛为临床特征。积证大多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消瘦等正气亏虚的症状。而积证的后期,一般虚损症状均较为突出。
2.聚证以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临床特征。其发作时,可见病变部位有气聚胀满的现象,但一般扪不到包块;缓解时则气聚胀满的现象消失。聚证发作之时,以实证的表现为主,反复发作。常出现倦怠乏力、纳差、便溏等脾胃虚弱的征候。
结合病史,做B超、CT、胃肠钡剂X线检查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痞满 痞满以患者自觉脘腹痞塞不通、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但在检查时,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可见,更不能扪及包块,临床上以此而和积聚相区别。
2.鼓胀 鼓胀以肚腹胀大,鼓之如鼓为临床特征。其与积聚相同的是腹内均有积块,所不同的是鼓胀除腹内积块外,更有水液停聚。肚腹胀大。故腹内有无水液停聚,是鼓胀与积聚的鉴别要点.
【辨证要点】
1.辨积与聚的不同 积与聚虽会称为一个病证,但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地治疗亦较易。至于古代文献以积为脏病,聚为腑病,则不可拘泥,实际上不少积证的积块就发生在胃、肠。
2.辩积块的部位 积块的部位不同,标志着所病的脏腑不同,临床症状、治疗方药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加以鉴别。从大量的临床观察来看,在内科范围的脘腹部积块主要见于胃和肝的病变。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疽、纳呆、腹胀等症状者,病在肝;胃院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者,病在胃;右腹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3.辨初、中、末期虚实的不同 积证大体可分为初、中、末三期,一般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甚,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尚可。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表现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形体渐瘦等症。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表现为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症。
【治疗原则】
聚证重调气,积证重活血。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要注意区分不同阶段,掌握攻补分寸。积证初期,积块不大,软而不坚,正气尚可,治疗以攻邪为主,予以行气活血、软坚消积;中期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攻补兼施;末期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伤残,治宜扶正培本为主,酌加理气、化瘀、消积之品,切忌攻伐太过。 在积证的治疗中,应十分注意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正如《景岳全书·积聚》说:“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在治疗中应注意“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攻于补。
【辨证施治】
一、聚证
1.肝气郁滞
症状: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病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方药:木香顺气散。 本方具有行气温中、散寒化湿,疏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气机郁滞,寒湿中阻,及伴有肝郁症象者。方中以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甘草(即香砂平胃散)行气温中,散寒化湿;配伍合乌药、生姜。枳壳以增强温中理气的作用;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 若寒甚,腹痛较剧,得温症减,肢冷者,可加高良姜、肉桂温中理气止痛。若兼有热象,口苦,舌质红者,去台乌药、苍术,加吴茱萸、黄连(即左金丸)泄肝清热。老年体虚,或兼见神疲、乏力、便溏者,可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本证攻窜胀痛之症缓解后,可以疏肝理脾的逍遥散调理善后。
2.食浊阻滞 症状: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苦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浊,导滞通腑。
方药:六磨汤。 方中以沉香、木香、台乌药理气宽中,大黄、槟榔、枳实通腑导滞。 可加山楂、莱菔子以增强健胃消食的作用。痰浊中阻,呕恶苔腻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化痰降逆。若因于蛔虫结聚,阻于肠道而引起者,可加服驱蛔方药及酌情配用乌梅丸。 聚证发作之时以实证表现为主,但若反复发作,常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以致更易发生气聚腹痛,对这类病人,平时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
二、积证
1.气郁血阻
症状: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胀痛并见,舌苦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大七气汤合失笑散。 前方以青皮、陈皮、桔梗、霍香行气散结,桂枝、三棱、莪术、香附以温通血络、使脉络气血通畅,以消其积块。 合用失笑散用蒲黄、五灵脂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使血行气通,通则不痛,积块或可消散。若兼见寒热、身痛、苔白、脉浮等证,乃外有风寒之邪,宜予宣表理气,通滞消积,可用五积散。本方汇集解表、散寒、祛湿、化痰、行气、活血、通络、温中、止痛之药于一炉,以治积证初起又兼外感,气机不利所导致的一系列阻滞不通的证候,能使其逐步消散。至积久之证,自非本方所奏效。
2.气结血瘀
症状: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治法:祛瘀软坚,补益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 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附、乌药、积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援中。 可酌加丹参、莪术、三棱、鳖甲、煅瓦楞等,以增强活血消积的作用。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化微回生丹消微散积。 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间服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六君子汤,以共同组成攻补兼施之法。当此气结血瘀阶段,如积块增大,坚硬,疼痛,还可用虫类破瘀消结合其他软坚药同用,可选用鳖甲、牤虫、鼠妇、海藻等治之。
3.正虚瘀结
症状: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黎黑,消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方药:八珍汤、化积丸。 八珍汤为补益气血的常用效方。气虚甚者,可加黄芩、淮山药、苡仁益气健脾。舌质光红无苔、脉象细数者,为阴液大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玉竹等养阴生津。 化积丸中以三棱、莪术、香附、苏木、五灵脂、瓦楞子活血祛瘀、软坚散结,阿魏消痞去积,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槟榔理气泻下(便溏或腹泻者宜去)。可酌加丹参、鳖甲活血软坚散结。 上述二方可间服,并可根据病情采用补一攻一,或补二攻一等治法。
【转归预后】
聚证的预后一般较好,而积证的预后一般较差。正如《景岳全书·积聚》说:“无形之聚其散易,有形积其破难。”一般的聚证,若治疗得当,解除了病因,可望治愈。但亦有部分反复发作,或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积者。积证则在腹部拍到积块之前,大多已经历了一段病程,所以当发展成为积证时,治疗比较困难。在唐代《外台秘要》就谈到:“几度坚之起,多以渐生,而有觉大者,自难疗也。”现在由于医学的进展,积证的预后已有了很大的好转,可以使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生存时间延长,部分患者甚至可望获得治愈。积证后期,因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水液内聚而成为鼓胀;火热灼伤脉络,或气虚不能摄血,或脉络瘀阻,血液外溢,而致吐血、便血、衄血等,均为病情重笃,预后不良之象,当积极救治。
【预防与调摄】
积聚之病,起于情志失和者不少,故正确对待各种事物,解除忧虑、紧张,避免情志内伤,对防与治均属重要。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注意劳逸适度,避免过劳。如有胃院痛、胁痛、泄泻、便血等病证,应及早检查治疗<<文 章<来[源@ ww/w.z}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