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耳目静抑
箴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不见可欲……心不乱。(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语译:多种颜色的事物、光怪陆离、看多了可使人眼目模糊难辨;多种声音的传导、五花八门、听久了可使人两耳高低难辨。……故不(或少)见不(或少)闻可(不)引起过份思欲的东西……人的心神才不会为之混乱失静。
箴言: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春秋·庄子《庄子·在宥》)。
语译:不看非份的事物,无听非份的声音,谨保心神的安静恬淡,人的身形将自然完整健康。
箴言: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大例》)。
语译:养生长寿的要诀是,耳不听非份的声音,口不讲非份的言语,身不作无益的乱动,心无非份的思念,这些要点都有益于健康长寿,特别是对已老之人。
评述:上几节箴言指出,耳目是心神接受外来刺激的感官,其功能也受心神主司和调节,故耳目清静,则心神内守不劳;耳目躁妄,则心神烦劳不宁,故无视无听的静养可静心神。句中所云“无视无听”,老庄的原意,虽较消极难行,但静耳抑目,善养生的人多是可以做到以避免一些不良刺激对神气的干扰而致保健长生的。
箴言:心b能役神,神亦役心,眼者神游于宅,神归于目而役于心,心欲求静,必先制眼,抑之于眼,使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明·张介宾《类经》)。
语译:人体之心能役使神气,神气也可役使人心,眼能视物是因神气的游动至此而使然,故神气归于眼目而受制于心。如心欲求清静,必须先使眼不妄视,眼目受抑不妄视,则神气归结于心,心清静则心神亦因而清静不妄行了。
箴言: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燕居》)。
语译:人的心脏,是神气的居宅。人的双目,是心神的窗户。目光所能见到的地方,心神也随目光而至。
评述:此二节箴言指明,耳目清静之于神,其中目视尤为重要。此说明目视能累心动神,故静神先必抑目。虽然,开目不能不视,张耳不能不听,但目不妄视非份之色,耳不妄听非份之音,则神气自可安宁清静。
箴言: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大例》)。
语译:当人活到50岁以后,阳卫之气日渐衰弱,损耗与日俱增,心神活力也渐减退,对以前的事善忘,对以后的事多处理欠当,每日起居生活多感懈怠无力,计算和授受也多力不从心,视听功能也常减弱不稳定。
评述:此节说明,老年人过50岁后,多心神衰退,目视不明,耳听失聪,如再加妄视妄听,则常烦劳心力,躁动神气,更有损健康,耗散心神,故更宜注重保养。
4.习练静功
箴言: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内经·素问·上古天真大论》)。
语译:善养生者常习练静功,使精气内外交流,独立练功守护神气。
箴言:人之学养生,曰打坐,曰调息,正是主静功夫。但要打坐调息时,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明·万全《养生四要》)。
语译:人习养生,其措施一是打坐,一是调息(调节呼吸),这都是习练静功的功夫。但在打坐调息的时候,一定不要使心神胡思乱想而躁动,如心躁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做样子、是一种自欺的做作,这是不能保健长寿的。
评述:静功是一种静神和调气的养生方法。故静神实为练气的初阶和基础。常炼静功,有清静神气使之内守的效用。实质上,静功有练意和练气的两大目的,是远古静坐、吐纳、调息、服气等法的综合发展。练意即调心,可调理精神,使神气入静。
5.顺应四季变化
箴言:动而以天行。(春秋《庄子·养生大法》)。
语译:心神的活动要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的规律。
箴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去玄改亥)疟①,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乎,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②,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③,奉生者少。(春秋·《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①(“痃”去玄改亥)疟:(“痃”去玄改亥)音jie读皆,痃疟即指间日疟。
②飧泄:飧音sdn读生,夕食谓飧。飧泄指饮食引起的腹泄。
③痿厥:音weijue读委决。指手足萎弱无力而不温的病证。
语译:春季三个月,是万物去旧生新的时节。此时天地皆生气蓬勃,万物也荣盛欣欣。此时善养生的人应根据春天生发的时气,入睡晚但起床早,起床后在庭院中散步,头发松披、身形放松,使思维生生不息如春气的生发,以生为主不事斩杀,以给予为主不有夺取,以赏赐为主不(扌告)罚戮。这种顺应春季的摄养,即是如春一样是养“生”的措施和理法。如违背这一做法,则将耗伤应春的肝脏,夏季将本暖而变为寒,因之使奉献于夏季的茁壮成长者减少。
夏季三个月中,是万物生长繁殖秀丽的时节,此时天地间的生发之气交融,万物华茂壮实。此时,人也应顺夏长之气而晚睡早起,不厌烦日光,并使情志尽量少怒,使身形的精英茁秀成长,使气孔开放旧气得以外泄,好象对身外之物有所偏爱一样。这就是对夏气的顺应,使身心长壮充实的养生措施。如违背了这些理法,则易耗伤应夏令的心脏,至秋季则易发疟病,使秋收减少,至冬季则易生大病。
秋季三个月内,是万物经春夏生长繁殖后容貌收成已平定的时节。此时秋天肃杀之气急起,地气是秋高天气明爽的转变。善养生的人宜顺应秋气变化而早卧早起,闻鸡起床,使情志安宁,以缓和秋令肃杀的气候,而收敛神气使之内守,如秋气的容平,情志也宜内敛,使肺气清爽。这都是人对秋令收敛之气的顺应,是人体摄养收藏之道的正常措施。如违背了这些做法,则易使应秋令的肺脏损伤,冬季多发饮食不宜的泄泻并影响到冬季的闭藏减少。
冬季三个月中,是天地间万事万物关闭收藏的时节,滴水成冰地面坼裂而不要扰减阳气的时节。善养生的人此时宜早卧晚起(即次日晚点时候起床),以等待迟出的阳光。此时人顺应冬季的闭藏,宜使情志内藏潜守,好像自己有私藏的意思,也好像己已有收获,应远寒趋温,使皮肌收敛不泄,以免神气外泄而减夺。这即是人体顺应冬季闭藏时令而内敛神气的养生之道。如违背了这些措施则可使应冬令的肾气易受伤损,至明春易发手足萎弱冰凉的病,也使明春奉献生发之气也将减少。
评述:此节表明,随着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冷暖变化,形成了万事万物生、长、化、藏的自然规律。故善养生的人也应顺应此一年四季的变化,除脏腑阴阳气血等作相应的顺适外,其神气精神情志也应作相宜的适应而确保其精神内守的状态以促其保健长寿养生之道的顺利完成。
箴言:饮食者养其形,起居者调其神。……顺四时起居法,所以调其神也。(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摄生论》)。
语译:人进饮食是为了营养其身形,起居早晚是为了调节其神气的清静。……上所介绍的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起居方法,其目的主在调节其神气,使之能清静而内藏。
评述:上二节箴言甚可说明,人体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调其起居衣食,目的在使心神清静而身形健康。
由上可知,静神思想始于老庄,续于秦汉,后代历有补充和发展。因心神主司生命,宜清静内守,不可躁动妄耗。古代养生家多主张:静神可从1.寡欲少私,2.摄养情志,3.耳目静抑,4.习练静功,5.顺应四季变化等措施人手以保持心神精志宁静、身体康健而长寿。<~文《章)来&源 ww$w.z}hgx[zz.cn)>
箴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不见可欲……心不乱。(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语译:多种颜色的事物、光怪陆离、看多了可使人眼目模糊难辨;多种声音的传导、五花八门、听久了可使人两耳高低难辨。……故不(或少)见不(或少)闻可(不)引起过份思欲的东西……人的心神才不会为之混乱失静。
箴言: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春秋·庄子《庄子·在宥》)。
语译:不看非份的事物,无听非份的声音,谨保心神的安静恬淡,人的身形将自然完整健康。
箴言: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大例》)。
语译:养生长寿的要诀是,耳不听非份的声音,口不讲非份的言语,身不作无益的乱动,心无非份的思念,这些要点都有益于健康长寿,特别是对已老之人。
评述:上几节箴言指出,耳目是心神接受外来刺激的感官,其功能也受心神主司和调节,故耳目清静,则心神内守不劳;耳目躁妄,则心神烦劳不宁,故无视无听的静养可静心神。句中所云“无视无听”,老庄的原意,虽较消极难行,但静耳抑目,善养生的人多是可以做到以避免一些不良刺激对神气的干扰而致保健长生的。
箴言:心b能役神,神亦役心,眼者神游于宅,神归于目而役于心,心欲求静,必先制眼,抑之于眼,使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明·张介宾《类经》)。
语译:人体之心能役使神气,神气也可役使人心,眼能视物是因神气的游动至此而使然,故神气归于眼目而受制于心。如心欲求清静,必须先使眼不妄视,眼目受抑不妄视,则神气归结于心,心清静则心神亦因而清静不妄行了。
箴言: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燕居》)。
语译:人的心脏,是神气的居宅。人的双目,是心神的窗户。目光所能见到的地方,心神也随目光而至。
评述:此二节箴言指明,耳目清静之于神,其中目视尤为重要。此说明目视能累心动神,故静神先必抑目。虽然,开目不能不视,张耳不能不听,但目不妄视非份之色,耳不妄听非份之音,则神气自可安宁清静。
箴言: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养老大例》)。
语译:当人活到50岁以后,阳卫之气日渐衰弱,损耗与日俱增,心神活力也渐减退,对以前的事善忘,对以后的事多处理欠当,每日起居生活多感懈怠无力,计算和授受也多力不从心,视听功能也常减弱不稳定。
评述:此节说明,老年人过50岁后,多心神衰退,目视不明,耳听失聪,如再加妄视妄听,则常烦劳心力,躁动神气,更有损健康,耗散心神,故更宜注重保养。
4.习练静功
箴言: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内经·素问·上古天真大论》)。
语译:善养生者常习练静功,使精气内外交流,独立练功守护神气。
箴言:人之学养生,曰打坐,曰调息,正是主静功夫。但要打坐调息时,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明·万全《养生四要》)。
语译:人习养生,其措施一是打坐,一是调息(调节呼吸),这都是习练静功的功夫。但在打坐调息的时候,一定不要使心神胡思乱想而躁动,如心躁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做样子、是一种自欺的做作,这是不能保健长寿的。
评述:静功是一种静神和调气的养生方法。故静神实为练气的初阶和基础。常炼静功,有清静神气使之内守的效用。实质上,静功有练意和练气的两大目的,是远古静坐、吐纳、调息、服气等法的综合发展。练意即调心,可调理精神,使神气入静。
5.顺应四季变化
箴言:动而以天行。(春秋《庄子·养生大法》)。
语译:心神的活动要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的规律。
箴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去玄改亥)疟①,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乎,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②,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③,奉生者少。(春秋·《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①(“痃”去玄改亥)疟:(“痃”去玄改亥)音jie读皆,痃疟即指间日疟。
②飧泄:飧音sdn读生,夕食谓飧。飧泄指饮食引起的腹泄。
③痿厥:音weijue读委决。指手足萎弱无力而不温的病证。
语译:春季三个月,是万物去旧生新的时节。此时天地皆生气蓬勃,万物也荣盛欣欣。此时善养生的人应根据春天生发的时气,入睡晚但起床早,起床后在庭院中散步,头发松披、身形放松,使思维生生不息如春气的生发,以生为主不事斩杀,以给予为主不有夺取,以赏赐为主不(扌告)罚戮。这种顺应春季的摄养,即是如春一样是养“生”的措施和理法。如违背这一做法,则将耗伤应春的肝脏,夏季将本暖而变为寒,因之使奉献于夏季的茁壮成长者减少。
夏季三个月中,是万物生长繁殖秀丽的时节,此时天地间的生发之气交融,万物华茂壮实。此时,人也应顺夏长之气而晚睡早起,不厌烦日光,并使情志尽量少怒,使身形的精英茁秀成长,使气孔开放旧气得以外泄,好象对身外之物有所偏爱一样。这就是对夏气的顺应,使身心长壮充实的养生措施。如违背了这些理法,则易耗伤应夏令的心脏,至秋季则易发疟病,使秋收减少,至冬季则易生大病。
秋季三个月内,是万物经春夏生长繁殖后容貌收成已平定的时节。此时秋天肃杀之气急起,地气是秋高天气明爽的转变。善养生的人宜顺应秋气变化而早卧早起,闻鸡起床,使情志安宁,以缓和秋令肃杀的气候,而收敛神气使之内守,如秋气的容平,情志也宜内敛,使肺气清爽。这都是人对秋令收敛之气的顺应,是人体摄养收藏之道的正常措施。如违背了这些做法,则易使应秋令的肺脏损伤,冬季多发饮食不宜的泄泻并影响到冬季的闭藏减少。
冬季三个月中,是天地间万事万物关闭收藏的时节,滴水成冰地面坼裂而不要扰减阳气的时节。善养生的人此时宜早卧晚起(即次日晚点时候起床),以等待迟出的阳光。此时人顺应冬季的闭藏,宜使情志内藏潜守,好像自己有私藏的意思,也好像己已有收获,应远寒趋温,使皮肌收敛不泄,以免神气外泄而减夺。这即是人体顺应冬季闭藏时令而内敛神气的养生之道。如违背了这些措施则可使应冬令的肾气易受伤损,至明春易发手足萎弱冰凉的病,也使明春奉献生发之气也将减少。
评述:此节表明,随着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冷暖变化,形成了万事万物生、长、化、藏的自然规律。故善养生的人也应顺应此一年四季的变化,除脏腑阴阳气血等作相应的顺适外,其神气精神情志也应作相宜的适应而确保其精神内守的状态以促其保健长寿养生之道的顺利完成。
箴言:饮食者养其形,起居者调其神。……顺四时起居法,所以调其神也。(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摄生论》)。
语译:人进饮食是为了营养其身形,起居早晚是为了调节其神气的清静。……上所介绍的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起居方法,其目的主在调节其神气,使之能清静而内藏。
评述:上二节箴言甚可说明,人体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调其起居衣食,目的在使心神清静而身形健康。
由上可知,静神思想始于老庄,续于秦汉,后代历有补充和发展。因心神主司生命,宜清静内守,不可躁动妄耗。古代养生家多主张:静神可从1.寡欲少私,2.摄养情志,3.耳目静抑,4.习练静功,5.顺应四季变化等措施人手以保持心神精志宁静、身体康健而长寿。<~文《章)来&源 ww$w.z}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