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以小腹疼痛为主证者,称“产后腹痛”。佐匾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已有记载。其中因瘀血引起的,又称“儿枕痛”。如《女科经纶》引大全日:“儿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块,因产时其血破败,与儿俱下则无患、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凝滞在小腹,不能流通,名日儿枕痛。”本病以新产后为多见。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导致不畅的原因,有血虚和血瘀。
1.血虚 由于产后伤血,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因血少气弱,运行无力,以致血流不畅,迟滞而痛。《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失血太多,则气亦虚馁,滞而为痛。”
2.血瘀 产后正气虚弱,起居不慎,寒邪乘虚侵入胞脉,血为寒凝,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宣,瘀血内停,恶露当下不下,以致腹痛。《万氏女科》云:“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不可忍,此由产前聚血,产后气虚,恶露未净,新血与故血相搏而痛。”
【诊断要点】
本病的特点是发生于新产后,痛在下腹部,多为阵发性,不伴有寒热等症。临证时应与伤食腹痛,感染邪毒腹痛等鉴别。伤食腹痛,多有伤食史,痛在院腹,常伴大便异常;感染邪毒者,多有恶寒发热,恶露臭秽,其痛持续不减而拒按等。
【辨证施治】
产后腹痛,有血虚血瘀之分。血虚者,小腹隐痛,按之痛减,恶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暗有块。
1.血虚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便燥。舌淡红,苔薄,脉虚细。
证候分析:由于产后失血较多,经脉空虚,运行无力,冲任失养,故小腹隐隐作痛而喜按。气血亏损,故恶露量少色淡。精髓不足,故头晕耳鸣。血虚津液不足,大肠失润,是以便燥。舌淡红,脉虚细,为产后血虚之征。
治法:补血益气。
方药:肠宁汤(《傅青主女科》)。 方中当归、熟地、阿胶、麦冬养血滋阴;人参补气;山药、甘草扶脾健中;续断补肾养肝;佐肉桂少许,取其温通。全方具有补血益气之功。如津亏便燥较重,去肉桂,加肉苁蓉温肾润肠。
2.血瘀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得热稍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黯,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涩。
证候分析:寒邪入侵,血为寒凝,或因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滞而不通,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血得热则运行稍畅,故疼痛得缓。肝郁气滞不直,则胸胁胀痛。舌黯,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征。
治法:活血祛瘀、散寒止痛。
方药: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益母草。 方中当归,川芎活血行血,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温经散寒,甘草和中缓痛,加益母草以助活血散瘀之力。全方为温经活血行瘀之剂。若小腹胀甚于痛,胸胁胀满者,属气滞血瘀之征。上方加枳壳、乌药、广木香,以理气行滞消胀。^健<康<养>生$保/健@网% 《w{ww.zhgx[zz.&cn ]版权所有》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导致不畅的原因,有血虚和血瘀。
1.血虚 由于产后伤血,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因血少气弱,运行无力,以致血流不畅,迟滞而痛。《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失血太多,则气亦虚馁,滞而为痛。”
2.血瘀 产后正气虚弱,起居不慎,寒邪乘虚侵入胞脉,血为寒凝,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宣,瘀血内停,恶露当下不下,以致腹痛。《万氏女科》云:“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不可忍,此由产前聚血,产后气虚,恶露未净,新血与故血相搏而痛。”
【诊断要点】
本病的特点是发生于新产后,痛在下腹部,多为阵发性,不伴有寒热等症。临证时应与伤食腹痛,感染邪毒腹痛等鉴别。伤食腹痛,多有伤食史,痛在院腹,常伴大便异常;感染邪毒者,多有恶寒发热,恶露臭秽,其痛持续不减而拒按等。
【辨证施治】
产后腹痛,有血虚血瘀之分。血虚者,小腹隐痛,按之痛减,恶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暗有块。
1.血虚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便燥。舌淡红,苔薄,脉虚细。
证候分析:由于产后失血较多,经脉空虚,运行无力,冲任失养,故小腹隐隐作痛而喜按。气血亏损,故恶露量少色淡。精髓不足,故头晕耳鸣。血虚津液不足,大肠失润,是以便燥。舌淡红,脉虚细,为产后血虚之征。
治法:补血益气。
方药:肠宁汤(《傅青主女科》)。 方中当归、熟地、阿胶、麦冬养血滋阴;人参补气;山药、甘草扶脾健中;续断补肾养肝;佐肉桂少许,取其温通。全方具有补血益气之功。如津亏便燥较重,去肉桂,加肉苁蓉温肾润肠。
2.血瘀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得热稍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黯,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涩。
证候分析:寒邪入侵,血为寒凝,或因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滞而不通,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血得热则运行稍畅,故疼痛得缓。肝郁气滞不直,则胸胁胀痛。舌黯,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征。
治法:活血祛瘀、散寒止痛。
方药: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益母草。 方中当归,川芎活血行血,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温经散寒,甘草和中缓痛,加益母草以助活血散瘀之力。全方为温经活血行瘀之剂。若小腹胀甚于痛,胸胁胀满者,属气滞血瘀之征。上方加枳壳、乌药、广木香,以理气行滞消胀。^健<康<养>生$保/健@网% 《w{ww.zhgx[zz.&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