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式 行身图说
1、左独步
正身站立,两脚略宽于肩,与肩等宽或并脚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将下垂之两手于腹前十指交叉(手心朝上);眼光平视(见图1)。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右脚站稳,左脚向右脚前方抬膝提起(提起时脚背绷直,与小腿成一直面),尽力向左一踢(见图2、3)。配合动作呼吸一口,抬膝时吸气,踢出时呼气。
注意:做此势(包括以下右势)动作时,只动所动的腿部,周身沉稳不动。
2、右独步
与前势要领相同,惟改踢右脚(见图4、5)。
注意:左右脚朝前踢时均要轻灵。
说明:以上左右二式交替连踢45次,呼吸45次。动作频率不可太快,以呼吸畅顺为度。
3、右御风著步
接前式,身体重心移至左侧腿部;右脚轻抬(脚面绷直),由前环绕提至左脚背上方,遂改脚面绷直为脚尖上跷,然后顺势向前一蹬(见图6、7)。随此动作过程呼吸一口。提脚时吸气,蹬脚时呼气。蹬后,右脚原地落实(见图8)。
注意:无论或踢或蹬,只使腿脚轻灵而动,其余周身皆沉稳不动。
4、左御风著步
与前势要领相同,惟改蹬左脚(见图9、10)。
说明:以上右左二式交替连蹬36次,呼吸36次。按传统要求,此36次与前左右独步45次共得81次,成九九之数。实际练功时不必过于执著于次数,时间有限可以少些,时间充裕可以多些。
5、俯掌顿脚
接前式,两脚收拢,正身站立,然后两脚跟上抬做踮脚动作(见图11),踮至极限时,将交叉之掌翻转向下,随翻掌下撑,周身重量落于脚心,脚跟猛顿落地(见图12)。踮脚时吸气,顿脚时呼气。如此一踮一顿做21次,呼吸21口。
注意:做此式时身形稳正,不能随脚的踮顿而歪斜摇晃;踮脚时是以叉掌上捧、周身吸提而带,顿脚时周身劲整,动作轻灵。做完一个踮脚顿脚动作后要稍停留一时,再做下一个踮顿。功中凡遇此类脆猛动作均应如此。原因是要等此动作中的劲气落定,不然会造成气机紊乱。另,高血压、贫血、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可做此功。
6、宛转舒眉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一势”。
接前式顿脚毕,叉掌放开,双手贴于腹前交叉(手心翻转朝上再向内)上扬至与眉齐(左手在右眉侧,右手在左眉侧),两手做空握眉势(如同抓握住眉毛),呼吸三口(见图13A、B)。
7、握拳排闼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第二势”。
接前式,将所握之两拳向各自左右方翻扬分开,尽力舒展(见图14)。势成呼吸三口。
注意:两拳分开舒展成“一”字为宜,不要超过身后。
8、马上横肱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第三势”。
接前式,双脚拉开一大步,蹲身成马步桩势;随蹲身双拳向头前翻扬,再向内回环收至胸前,与两乳相照。平气一口(见图15)。然后平端手臂以肘领臂向两边用力一排(排时呼气)而收(见图16)。势成呼吸三口。
9、马上撑拳
接前式,将两拳分向左右尽力一撑(见图17)。撑时稍憋气,毕,自然呼吸三口。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第四势”。上四势只第一势与“舒眉”有关,下三势无关,故作更名,便于理解掌握。又按传统要求,上四势做完,再面向左做此四势一遍,面向右做此四势一遍。此三遍为一轮,共做三轮。毕,恢复正身站立。
10、左转辘轳①
接前式,重心移至右脚,左脚抬起,左脚尖外摆(成横脚)向左前跨出一步,带身左转,定步时左脚跟落地(与右脚成丁步);在移左脚的同时,垂于体侧之双手翻转手心朝外;左脚跟落地后,双手屈肘平端与胸平,向左脚方向尽力推撑,身向左移,两腿成左弓右直步,右脚跟抬起。此式如同手握辘轳打水的起势(见图18、19)。推撑时呼气。
11、左转辘轳②
紧接上式,将推撑之阳掌变拳翻转向内(拳心向下),将两拳往下用力拉至两胯旁;身体随回拉拳向后坐,右腿受力,右脚跟放下,成右弓左直步,左脚尖上跷(见图20、21)。回拉时吸气。
12、左转辘轳③
接前式,两拳翻转(拳心朝上)屈肘平端,两臂紧压两腋(见图22)。势成呼吸三口。
注意:夹腋时两肘不能超过背部。
13、左转辘轳④
接前式,右脚不动,左脚收回退于右脚后右侧,脚尖点地;两掌翻顺(拳心朝下),随身下桩往下一垂(见图23、24),势成呼吸一口。
14、垂拳伸身
接前式,缓缓起身(起身以头肩相领),左脚抽回放于与右脚相平之位,自然站立。立定后,身往上伸,拳往下垂,反向用力(见图25)。做毕,自然站立,绵长细匀呼吸三口。
15、右转辘轳①
此式与第10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26、27)。
16、右转辘轳②
此式与第11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28)。
17、右转辘轳③
此式与第12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29)。
18、右转辘轳④
此式与第13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30、31)。
19、垂拳伸身
此式与第14式同(见图32)。
说明:左右转辘轳称单转法。若做完左边一势即转做右边一势,将五势的五个左右势同时做,即为双转法。按传统要求,左右五势须轮流做三遍。实际上应视情而定,灵活掌握。
20、左插脚
接前式,正身站立做好本式预备。呼吸三口毕,抬左膝提左脚向左侧方跨一步(跨步的腿姿是以膝盖下按和左脚跟直撑形成),轻如猫行(见图33、34、35)。跨此一步,呼吸一口。
21、右插脚
接前左插步落实后,右脚抬起向左脚前再跨一步,要领同左插脚(见图36、37、38)。
说明:
①以上左右插脚实为一个动作的组合。在做此左右插脚时,可视场地大小选用直线行进或圆周行进(如上式即选用圆周行进的左侧起步)。直线行进式,到达目标后可转身再往回走;圆周行进式,可先从左侧走圈,再从右侧走圈,往返循环。
②左右插脚交互进行,先缓行一百步(左右各五十步),一步一呼吸;次急行一百步,两步一呼吸;再缓行一百步,一步一呼吸。做够三百步,呼吸二百五十次,方合法度。
③左右插脚行步法又称“日月图”步法、“太极图”步法,行功时收神于内,虽开眼若无物可视。若练功环境无障碍险情,闭目行功亦可。
22、顶上圆光
前式毕,正身站立,脚略呈外八字,两手握拳下垂(见图39)。俟气定,两手挨身由腹脐部互交而上扬至头顶之上,自腹脐上扬时拳心朝内,当上扬至胸时,拳心翻转向外至头顶(见图40、41)。成势后呼吸三口。
说明:做此式两臂向上翻转,划弧成圆,如同佛光上照,故名“顶上圆光”。下式义同。
23、膻中圆光
接前式,将交叉之双拳展臂划弧分向左右(见图42),再互交落于胸前膻中穴下(见图43)。定式后以呼吸倒运河车一周,收气归丹田。
说明:以呼吸倒运河车,初练功者只是呼吸配合意行而已,没有真正的气行。但这种意导却会起一种趋向导引作用,为日后元气产生真正的倒运河车打好一个基础。再者,易筋运身功实际做的就是疏通经络,为元气开通道路,和为培养元气打基础,故这种以呼吸为辅的意念导引与单单以意念导引的“空转辘轳”还是大有不同,是有良好作用的。
24、游鱼排翅
接前式,将两拳作一回环动作(系自然动作),挨身向体侧平行分排(见图44),吸气一口。紧接下势。
25、游鱼分翅
将两拳回旋收于腹前,拳心向上,遂于腹前交叉后向各自两边分排(见图45、46),随势呼吸一口。
26、向后甩捶
紧接前式,两拳向上扬至约与肩高时,挨身向下向体后甩拳(见图47、48),随甩拳鼻中猛出气一口。
27、向前推捶
紧接前式,向后所甩两拳翻转内旋,拳心朝前,挨身一齐向前猛推(见图49、50),随推拳鼻中猛出气一口。
说明:以上后甩捶、前推捶连做三次毕,安神定气接行下式。
28、阳掌伸身
正身站立,两拳垂于体侧,然后将拳打开,变阳掌朝前,两掌带臂尽力下撑,而头身则同时尽力往上伸拉(见图51)。做此势时自然吸气,势毕自然深长呼气。
29、阴掌伸身
接前式,将阳掌改为阴掌,其他均同上式(见图52)。
30、顺掌伸身
接前式,将阴掌改为贴身顺掌,其他均同上式(见图53)。
31、握拳伸身
接前式,将顺掌改为握拳,其他均同上式(见图54)。
32、摩腹理气
接前式,将左手或右手先按于中黄庭上(心口位置),另一只手平按于脐轮下,然后上按掌沿体中往下摩按,下按掌抬起落于中黄庭接行向下摩按(见图55、56)。如此两掌交替往下摩按,一掌为呼,一掌为吸,一呼一吸为一次。一共摩按二十一次。
说明:此势推运摩按有升清降浊、调理脏腑,归气丹田之大用,是行静功前必不可少的功夫。即在平时,如饭后或散步时常行此法。也有大大的效益。
33、叉手还原
接前式,将两手以拇指朝前叉放于两胯骨上(腰带位置处),绵长深匀呼吸三口(见图57)。
34、拱立归位
前式毕,接行环拱正立势,凝神调息于下丹田,勿记呼吸遍数(见图58)。若时间充裕,可多站一时;若不欲久站,待气息匀畅可行收功之法,或接行下一大式。
1、左独步
正身站立,两脚略宽于肩,与肩等宽或并脚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将下垂之两手于腹前十指交叉(手心朝上);眼光平视(见图1)。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右脚站稳,左脚向右脚前方抬膝提起(提起时脚背绷直,与小腿成一直面),尽力向左一踢(见图2、3)。配合动作呼吸一口,抬膝时吸气,踢出时呼气。
注意:做此势(包括以下右势)动作时,只动所动的腿部,周身沉稳不动。
2、右独步
与前势要领相同,惟改踢右脚(见图4、5)。
注意:左右脚朝前踢时均要轻灵。
说明:以上左右二式交替连踢45次,呼吸45次。动作频率不可太快,以呼吸畅顺为度。
3、右御风著步
接前式,身体重心移至左侧腿部;右脚轻抬(脚面绷直),由前环绕提至左脚背上方,遂改脚面绷直为脚尖上跷,然后顺势向前一蹬(见图6、7)。随此动作过程呼吸一口。提脚时吸气,蹬脚时呼气。蹬后,右脚原地落实(见图8)。
注意:无论或踢或蹬,只使腿脚轻灵而动,其余周身皆沉稳不动。
4、左御风著步
与前势要领相同,惟改蹬左脚(见图9、10)。
说明:以上右左二式交替连蹬36次,呼吸36次。按传统要求,此36次与前左右独步45次共得81次,成九九之数。实际练功时不必过于执著于次数,时间有限可以少些,时间充裕可以多些。
5、俯掌顿脚
接前式,两脚收拢,正身站立,然后两脚跟上抬做踮脚动作(见图11),踮至极限时,将交叉之掌翻转向下,随翻掌下撑,周身重量落于脚心,脚跟猛顿落地(见图12)。踮脚时吸气,顿脚时呼气。如此一踮一顿做21次,呼吸21口。
注意:做此式时身形稳正,不能随脚的踮顿而歪斜摇晃;踮脚时是以叉掌上捧、周身吸提而带,顿脚时周身劲整,动作轻灵。做完一个踮脚顿脚动作后要稍停留一时,再做下一个踮顿。功中凡遇此类脆猛动作均应如此。原因是要等此动作中的劲气落定,不然会造成气机紊乱。另,高血压、贫血、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可做此功。
6、宛转舒眉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一势”。
接前式顿脚毕,叉掌放开,双手贴于腹前交叉(手心翻转朝上再向内)上扬至与眉齐(左手在右眉侧,右手在左眉侧),两手做空握眉势(如同抓握住眉毛),呼吸三口(见图13A、B)。
7、握拳排闼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第二势”。
接前式,将所握之两拳向各自左右方翻扬分开,尽力舒展(见图14)。势成呼吸三口。
注意:两拳分开舒展成“一”字为宜,不要超过身后。
8、马上横肱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第三势”。
接前式,双脚拉开一大步,蹲身成马步桩势;随蹲身双拳向头前翻扬,再向内回环收至胸前,与两乳相照。平气一口(见图15)。然后平端手臂以肘领臂向两边用力一排(排时呼气)而收(见图16)。势成呼吸三口。
9、马上撑拳
接前式,将两拳分向左右尽力一撑(见图17)。撑时稍憋气,毕,自然呼吸三口。
说明:此式原名“宛转舒眉第四势”。上四势只第一势与“舒眉”有关,下三势无关,故作更名,便于理解掌握。又按传统要求,上四势做完,再面向左做此四势一遍,面向右做此四势一遍。此三遍为一轮,共做三轮。毕,恢复正身站立。
10、左转辘轳①
接前式,重心移至右脚,左脚抬起,左脚尖外摆(成横脚)向左前跨出一步,带身左转,定步时左脚跟落地(与右脚成丁步);在移左脚的同时,垂于体侧之双手翻转手心朝外;左脚跟落地后,双手屈肘平端与胸平,向左脚方向尽力推撑,身向左移,两腿成左弓右直步,右脚跟抬起。此式如同手握辘轳打水的起势(见图18、19)。推撑时呼气。
11、左转辘轳②
紧接上式,将推撑之阳掌变拳翻转向内(拳心向下),将两拳往下用力拉至两胯旁;身体随回拉拳向后坐,右腿受力,右脚跟放下,成右弓左直步,左脚尖上跷(见图20、21)。回拉时吸气。
12、左转辘轳③
接前式,两拳翻转(拳心朝上)屈肘平端,两臂紧压两腋(见图22)。势成呼吸三口。
注意:夹腋时两肘不能超过背部。
13、左转辘轳④
接前式,右脚不动,左脚收回退于右脚后右侧,脚尖点地;两掌翻顺(拳心朝下),随身下桩往下一垂(见图23、24),势成呼吸一口。
14、垂拳伸身
接前式,缓缓起身(起身以头肩相领),左脚抽回放于与右脚相平之位,自然站立。立定后,身往上伸,拳往下垂,反向用力(见图25)。做毕,自然站立,绵长细匀呼吸三口。
15、右转辘轳①
此式与第10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26、27)。
16、右转辘轳②
此式与第11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28)。
17、右转辘轳③
此式与第12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29)。
18、右转辘轳④
此式与第13式同,惟方向相反(见图30、31)。
19、垂拳伸身
此式与第14式同(见图32)。
说明:左右转辘轳称单转法。若做完左边一势即转做右边一势,将五势的五个左右势同时做,即为双转法。按传统要求,左右五势须轮流做三遍。实际上应视情而定,灵活掌握。
20、左插脚
接前式,正身站立做好本式预备。呼吸三口毕,抬左膝提左脚向左侧方跨一步(跨步的腿姿是以膝盖下按和左脚跟直撑形成),轻如猫行(见图33、34、35)。跨此一步,呼吸一口。
21、右插脚
接前左插步落实后,右脚抬起向左脚前再跨一步,要领同左插脚(见图36、37、38)。
说明:
①以上左右插脚实为一个动作的组合。在做此左右插脚时,可视场地大小选用直线行进或圆周行进(如上式即选用圆周行进的左侧起步)。直线行进式,到达目标后可转身再往回走;圆周行进式,可先从左侧走圈,再从右侧走圈,往返循环。
②左右插脚交互进行,先缓行一百步(左右各五十步),一步一呼吸;次急行一百步,两步一呼吸;再缓行一百步,一步一呼吸。做够三百步,呼吸二百五十次,方合法度。
③左右插脚行步法又称“日月图”步法、“太极图”步法,行功时收神于内,虽开眼若无物可视。若练功环境无障碍险情,闭目行功亦可。
22、顶上圆光
前式毕,正身站立,脚略呈外八字,两手握拳下垂(见图39)。俟气定,两手挨身由腹脐部互交而上扬至头顶之上,自腹脐上扬时拳心朝内,当上扬至胸时,拳心翻转向外至头顶(见图40、41)。成势后呼吸三口。
说明:做此式两臂向上翻转,划弧成圆,如同佛光上照,故名“顶上圆光”。下式义同。
23、膻中圆光
接前式,将交叉之双拳展臂划弧分向左右(见图42),再互交落于胸前膻中穴下(见图43)。定式后以呼吸倒运河车一周,收气归丹田。
说明:以呼吸倒运河车,初练功者只是呼吸配合意行而已,没有真正的气行。但这种意导却会起一种趋向导引作用,为日后元气产生真正的倒运河车打好一个基础。再者,易筋运身功实际做的就是疏通经络,为元气开通道路,和为培养元气打基础,故这种以呼吸为辅的意念导引与单单以意念导引的“空转辘轳”还是大有不同,是有良好作用的。
24、游鱼排翅
接前式,将两拳作一回环动作(系自然动作),挨身向体侧平行分排(见图44),吸气一口。紧接下势。
25、游鱼分翅
将两拳回旋收于腹前,拳心向上,遂于腹前交叉后向各自两边分排(见图45、46),随势呼吸一口。
26、向后甩捶
紧接前式,两拳向上扬至约与肩高时,挨身向下向体后甩拳(见图47、48),随甩拳鼻中猛出气一口。
27、向前推捶
紧接前式,向后所甩两拳翻转内旋,拳心朝前,挨身一齐向前猛推(见图49、50),随推拳鼻中猛出气一口。
说明:以上后甩捶、前推捶连做三次毕,安神定气接行下式。
28、阳掌伸身
正身站立,两拳垂于体侧,然后将拳打开,变阳掌朝前,两掌带臂尽力下撑,而头身则同时尽力往上伸拉(见图51)。做此势时自然吸气,势毕自然深长呼气。
29、阴掌伸身
接前式,将阳掌改为阴掌,其他均同上式(见图52)。
30、顺掌伸身
接前式,将阴掌改为贴身顺掌,其他均同上式(见图53)。
31、握拳伸身
接前式,将顺掌改为握拳,其他均同上式(见图54)。
32、摩腹理气
接前式,将左手或右手先按于中黄庭上(心口位置),另一只手平按于脐轮下,然后上按掌沿体中往下摩按,下按掌抬起落于中黄庭接行向下摩按(见图55、56)。如此两掌交替往下摩按,一掌为呼,一掌为吸,一呼一吸为一次。一共摩按二十一次。
说明:此势推运摩按有升清降浊、调理脏腑,归气丹田之大用,是行静功前必不可少的功夫。即在平时,如饭后或散步时常行此法。也有大大的效益。
33、叉手还原
接前式,将两手以拇指朝前叉放于两胯骨上(腰带位置处),绵长深匀呼吸三口(见图57)。
34、拱立归位
前式毕,接行环拱正立势,凝神调息于下丹田,勿记呼吸遍数(见图58)。若时间充裕,可多站一时;若不欲久站,待气息匀畅可行收功之法,或接行下一大式。
<>文》章~来)源$ 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