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式 翻身图说
束身站立,然后蹲下身体,两手贴体侧撑地(见图1),在肩臂的撑力下,两脚向前挪移,大致距离为肩到膝的距离,宁欠勿过(见图2),然后以膝前拱、以臀后拉做前后甩动若干次,以增强脚腕、膝、腰的灵活性(见图3)。甩动毕,平心静气,目光平视,一志凝神(若有若无),深匀绵细(长)呼吸三口。
说明:做此式,若长期打坐练成天盘功夫(即双腿交叉趺坐),即可两臂撑地,而盘腿悬空,做钟摆式前后摆动若干次。此可强化臂力与肩节的灵活性。
2、翻身蹲踞
接前式,四肢撑地,胸腹抬起成肚皮朝天状,膝、腹、脸面基本相平;然后四肢与身体尽力作一次反撑。撑毕,深匀绵细呼吸三口,导气沿督任二脉后升前降(见图4)。要领同前式“鼎脚舒身”同。
3、左抵脚鼎立
接前式,将右腿屈膝移后脚抵地,左脚抬起,左腿直伸,并以左脚用力向前直顶,眼含欲望左脚之感。深匀绵细(长)呼吸三口(见图5)。
4、右抵脚鼎立
此势与上势同,惟左右脚互换,其他要领同(见图6)。
说明:上二式呼吸法,也可参考“鼎脚舒身”而行之。
5、翻身还原
此式即接前式还原为“翻身蹲踞”式,要领亦同(见图7)。
6、合掌平胸
前式做毕,坐地起身(宜缓不宜急),马步站立,合掌于胸。目光平视(若有若无),深匀绵细(长)呼吸三口(见图8)。
7、马上打恭(上)
接前式,马步不变,将合掌向前推伸,如同骑在马上向人打恭作礼之状。随合掌推伸,脚尖踮起支撑全身。成势后呼吸三口(见图9、10)。
8、马上打恭(下)
接前式,脚尖仍踮起,将向前推伸之合掌往下直撑至地,身随下蹲。随之呼吸三口(见图11)。
9、三起三跌
接前蹲式不变,屈肘合掌于胸。随合掌以脚尖和膝部着力往上抬身,至头正身直为度,并随抬身深长自然吸气一口(见图12、13、14);然后继续合掌抱胸,屈膝蹲身(见图15),呼气一口。如此三起三跌,呼吸三口。毕,立身,双脚收拢,前分八字,后并脚跟,作献杵还原(见图16)。自然深长呼吸三口。
注意:屈膝蹲身时,以双肘下至膝间为宜,仍以脚尖挂地。初学者或力不支者,可不受此限。
10、立起三推
接前式,正身直立,将合掌由胸前推出,随推掌深匀绵长呼气一口(慢推慢呼,推毕呼尽,见图17);再将推掌收回胸前,随收掌深匀绵长吸气一口(见图18)。如此三推三收,呼吸三口。
11、仰面朝天
此式与前“仰面朝天”要领同(见图19)。
12、献杵还原
此式与前“献杵还原”要领同(见图20)。
13、拱立归位
此式与前“拱立归位”要领同(见图21)。
接行收式,亦与前同(见图22)。
文]章[来%源》 ww[w.z~hgx{zz.cn)>
束身站立,然后蹲下身体,两手贴体侧撑地(见图1),在肩臂的撑力下,两脚向前挪移,大致距离为肩到膝的距离,宁欠勿过(见图2),然后以膝前拱、以臀后拉做前后甩动若干次,以增强脚腕、膝、腰的灵活性(见图3)。甩动毕,平心静气,目光平视,一志凝神(若有若无),深匀绵细(长)呼吸三口。
说明:做此式,若长期打坐练成天盘功夫(即双腿交叉趺坐),即可两臂撑地,而盘腿悬空,做钟摆式前后摆动若干次。此可强化臂力与肩节的灵活性。
2、翻身蹲踞
接前式,四肢撑地,胸腹抬起成肚皮朝天状,膝、腹、脸面基本相平;然后四肢与身体尽力作一次反撑。撑毕,深匀绵细呼吸三口,导气沿督任二脉后升前降(见图4)。要领同前式“鼎脚舒身”同。
3、左抵脚鼎立
接前式,将右腿屈膝移后脚抵地,左脚抬起,左腿直伸,并以左脚用力向前直顶,眼含欲望左脚之感。深匀绵细(长)呼吸三口(见图5)。
4、右抵脚鼎立
此势与上势同,惟左右脚互换,其他要领同(见图6)。
说明:上二式呼吸法,也可参考“鼎脚舒身”而行之。
5、翻身还原
此式即接前式还原为“翻身蹲踞”式,要领亦同(见图7)。
6、合掌平胸
前式做毕,坐地起身(宜缓不宜急),马步站立,合掌于胸。目光平视(若有若无),深匀绵细(长)呼吸三口(见图8)。
7、马上打恭(上)
接前式,马步不变,将合掌向前推伸,如同骑在马上向人打恭作礼之状。随合掌推伸,脚尖踮起支撑全身。成势后呼吸三口(见图9、10)。
8、马上打恭(下)
接前式,脚尖仍踮起,将向前推伸之合掌往下直撑至地,身随下蹲。随之呼吸三口(见图11)。
9、三起三跌
接前蹲式不变,屈肘合掌于胸。随合掌以脚尖和膝部着力往上抬身,至头正身直为度,并随抬身深长自然吸气一口(见图12、13、14);然后继续合掌抱胸,屈膝蹲身(见图15),呼气一口。如此三起三跌,呼吸三口。毕,立身,双脚收拢,前分八字,后并脚跟,作献杵还原(见图16)。自然深长呼吸三口。
注意:屈膝蹲身时,以双肘下至膝间为宜,仍以脚尖挂地。初学者或力不支者,可不受此限。
10、立起三推
接前式,正身直立,将合掌由胸前推出,随推掌深匀绵长呼气一口(慢推慢呼,推毕呼尽,见图17);再将推掌收回胸前,随收掌深匀绵长吸气一口(见图18)。如此三推三收,呼吸三口。
11、仰面朝天
此式与前“仰面朝天”要领同(见图19)。
12、献杵还原
此式与前“献杵还原”要领同(见图20)。
13、拱立归位
此式与前“拱立归位”要领同(见图21)。
接行收式,亦与前同(见图22)。
文]章[来%源》 ww[w.z~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