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大生胆大。
这孩子大生胆小。
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只有一句是对的:这孩子大生胆大。
国外儿童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儿童分为1岁组、4岁组和7岁组,让他们分别接近一只小白兔和一条无毒小花蛇,观察儿童的反应。1岁组的儿童对兔子和蛇的反应是惊奇,然后便试图用手去触摸。当儿童想触摸兔子时,科学家就装做害怕地大叫一声,儿童立即缩回了手。如此反复一、二次之后,即使家长率先抚摩兔子并怂恿儿童触摸,儿童也不敢再伸手了,而是小手拍拍胸脯表示害怕。此时科学家抚摩小花蛇,并且做出非常亲近的样子,儿童便也伸手去触摸蛇,毫无惧色。用同样的方法试验4岁组的儿童,由于这个年龄组的儿童已经从美丽的童话中认知了兔子和蛇,所以看见兔子就惊喜地想伸手触摸,看见蛇就连连后退。如果科学家如上所述地表演对兔子和蛇的态度,几次之后,儿童就会改变原先的反应去触摸蛇,而对兔子表现了疑惧。而7岁组的儿童,则无论科学家作何努力,家长作何配合,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兔子和蛇的印象,最多是干脆连兔子也不碰,也不愿去触摸蛇。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来源于成人,而一旦形成某种概念,则往往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终身。
记得我的儿子4岁时,有一次他跑过来指着鼻子说:出血了!我一看,他的鼻血滴落在衣襟上,还一路滴在地板上。当时我知道,如果我稍微表现出一丝惊恐,他必定会吓得哭出来。于是我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把他抱到床上躺下,说:哦,大概你的鼻子太干了,就出血了。我给你塞一个棉花球就好了。你别起来,要不滴在床上,妈妈还要洗被单呢?我故意将出鼻血本身看得很轻,似乎出鼻血的坏处就是要多洗几件衣服床单而已。儿子很快平静了,问:为什么鼻子会干?我说:你要多吃水果多喝水,鼻子就不干了。我扯到了吃蔬菜水果上。不一会儿他爸爸回来,他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出鼻血了。就像说流鼻涕了一样。可是下午外婆见他鼻孔和衣襟上残留的血迹大惊小怪地说:呀!出过鼻血啦?!早已止住鼻血的儿子这会儿却吓得大哭起来,而且从此以后,哪怕只足手指上蹭破一点点皮,只要看见血,他就害怕,怎么安慰也不行。
儿子5岁时,有一次我和他在沙发上做游戏,正玩着,他忽然猛地将我推开,手起掌落,一只小爬虫被他拍死在墙上,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强按惊恐告诉他虫子脏,不要用手去拍。以后他就用穿着鞋的脚去踩正在爬的毛毛虫或蟑螂。就是这个大胆的儿子,到念大学时却还会因为一只扑灯蛾而丢掉手里的书落荒而逃。道理也很简单:我曾亲眼看见他的幼儿园的小老师,因为一只蝴蝶飞进教室而尖叫着抱头鼠窜!
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陌生和充满新奇的。儿童认识世界从无知到有知,这一过程来源于成人的教育(间接经验)和自身体验(直接经验)。其中,间接经验占主导地位。间接经验除了来自语言以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是来自成人的表情和态度。在对语言的理解力还未健全时,儿童通过对成人的表情和态度来判断事物的好坏、是非、荣辱以及安危等等。所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父母对各种事物的表情或态度无异于一本教科书。
我从来不给儿子讲鬼怪的故事,也从来不以关黑屋子作为惩罚的手段。相反,我鼓励儿子敢于独处黑暗。在他3岁时,有一次我故意关掉里屋的灯,并告诉儿子灯坏了。儿子就在外间玩,我则在厨房做饭。一会儿,我说:僧僧(儿子的乳名),妈妈要到里屋去搬一只椅子,可是看不清,你领妈妈进去,不让妈妈摔跤好吗?儿子自然高兴地充当向导,只是在我的身后推着我进去。出来后我就表扬他没让妈妈摔跤而不是夸他胆子大。接着我又找理由要他领路,这次他走在了前面,出来后我假装想起了什么:哎呀,忘记拿僧僧的杯子了!妈妈都走不动了。儿子立刻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我去!我忙关照他:杯子要拿拿紧噢!而不是夸他真勇敢呀。这样,他很快乐地从黑屋子里找来了他的水杯。由于我始终没有将黑与害怕之间联系起来,所以直到现在,儿子从来不怕黑暗和孤独也不信鬼神,然而却会因为一只做不足道的小飞虫而大惊失色。
因此可以这样说:孩子是天生的勇士。成人的若无其事是增强儿童胆量和自信的最有用的表情;在孩子的面前,成人的镇定自若是任何事情发生时最合适的态度。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可没有权利让一个勇士在成长的过程中变成了懦夫啊。
这孩子大生胆小。
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只有一句是对的:这孩子大生胆大。
国外儿童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儿童分为1岁组、4岁组和7岁组,让他们分别接近一只小白兔和一条无毒小花蛇,观察儿童的反应。1岁组的儿童对兔子和蛇的反应是惊奇,然后便试图用手去触摸。当儿童想触摸兔子时,科学家就装做害怕地大叫一声,儿童立即缩回了手。如此反复一、二次之后,即使家长率先抚摩兔子并怂恿儿童触摸,儿童也不敢再伸手了,而是小手拍拍胸脯表示害怕。此时科学家抚摩小花蛇,并且做出非常亲近的样子,儿童便也伸手去触摸蛇,毫无惧色。用同样的方法试验4岁组的儿童,由于这个年龄组的儿童已经从美丽的童话中认知了兔子和蛇,所以看见兔子就惊喜地想伸手触摸,看见蛇就连连后退。如果科学家如上所述地表演对兔子和蛇的态度,几次之后,儿童就会改变原先的反应去触摸蛇,而对兔子表现了疑惧。而7岁组的儿童,则无论科学家作何努力,家长作何配合,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兔子和蛇的印象,最多是干脆连兔子也不碰,也不愿去触摸蛇。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来源于成人,而一旦形成某种概念,则往往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终身。
记得我的儿子4岁时,有一次他跑过来指着鼻子说:出血了!我一看,他的鼻血滴落在衣襟上,还一路滴在地板上。当时我知道,如果我稍微表现出一丝惊恐,他必定会吓得哭出来。于是我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把他抱到床上躺下,说:哦,大概你的鼻子太干了,就出血了。我给你塞一个棉花球就好了。你别起来,要不滴在床上,妈妈还要洗被单呢?我故意将出鼻血本身看得很轻,似乎出鼻血的坏处就是要多洗几件衣服床单而已。儿子很快平静了,问:为什么鼻子会干?我说:你要多吃水果多喝水,鼻子就不干了。我扯到了吃蔬菜水果上。不一会儿他爸爸回来,他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出鼻血了。就像说流鼻涕了一样。可是下午外婆见他鼻孔和衣襟上残留的血迹大惊小怪地说:呀!出过鼻血啦?!早已止住鼻血的儿子这会儿却吓得大哭起来,而且从此以后,哪怕只足手指上蹭破一点点皮,只要看见血,他就害怕,怎么安慰也不行。
儿子5岁时,有一次我和他在沙发上做游戏,正玩着,他忽然猛地将我推开,手起掌落,一只小爬虫被他拍死在墙上,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强按惊恐告诉他虫子脏,不要用手去拍。以后他就用穿着鞋的脚去踩正在爬的毛毛虫或蟑螂。就是这个大胆的儿子,到念大学时却还会因为一只扑灯蛾而丢掉手里的书落荒而逃。道理也很简单:我曾亲眼看见他的幼儿园的小老师,因为一只蝴蝶飞进教室而尖叫着抱头鼠窜!
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陌生和充满新奇的。儿童认识世界从无知到有知,这一过程来源于成人的教育(间接经验)和自身体验(直接经验)。其中,间接经验占主导地位。间接经验除了来自语言以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是来自成人的表情和态度。在对语言的理解力还未健全时,儿童通过对成人的表情和态度来判断事物的好坏、是非、荣辱以及安危等等。所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父母对各种事物的表情或态度无异于一本教科书。
我从来不给儿子讲鬼怪的故事,也从来不以关黑屋子作为惩罚的手段。相反,我鼓励儿子敢于独处黑暗。在他3岁时,有一次我故意关掉里屋的灯,并告诉儿子灯坏了。儿子就在外间玩,我则在厨房做饭。一会儿,我说:僧僧(儿子的乳名),妈妈要到里屋去搬一只椅子,可是看不清,你领妈妈进去,不让妈妈摔跤好吗?儿子自然高兴地充当向导,只是在我的身后推着我进去。出来后我就表扬他没让妈妈摔跤而不是夸他胆子大。接着我又找理由要他领路,这次他走在了前面,出来后我假装想起了什么:哎呀,忘记拿僧僧的杯子了!妈妈都走不动了。儿子立刻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我去!我忙关照他:杯子要拿拿紧噢!而不是夸他真勇敢呀。这样,他很快乐地从黑屋子里找来了他的水杯。由于我始终没有将黑与害怕之间联系起来,所以直到现在,儿子从来不怕黑暗和孤独也不信鬼神,然而却会因为一只做不足道的小飞虫而大惊失色。
因此可以这样说:孩子是天生的勇士。成人的若无其事是增强儿童胆量和自信的最有用的表情;在孩子的面前,成人的镇定自若是任何事情发生时最合适的态度。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可没有权利让一个勇士在成长的过程中变成了懦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