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带莲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的精神障碍,患病率较高。神经症的发病原理,迄今尚未很明确,一般均认为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致使大脑神经机能活动失调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神经症中最常见的有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恐怖症、疑病症等。由于神经症患者的心理过程比较复杂,症状久治难愈,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1992年以来对我院收治的65例神经症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并配合精心的心理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1992年1月~1998年4月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神经症病人65例。职业以教师、职员、机关干部为主。疾病类别:焦虑症20例,神经衰弱24例,癔症4例,强迫症2例,疑病症5例,抑郁性神经症9例,恐怖症1例。其中男16例,年龄为23~60岁,女49例,年龄20~57岁,男女比例为1∶3。治愈54例,治愈率为83%,显效10例,好转1例。
2 心态分析
2.1 情绪不稳定 神经症病人的激惹性和敏感性增高,表现为易冲动、易疲劳,常带有疑虑、焦虑及紧张、恐惧、抑郁等。入院后他们不习惯医院的环境,对周围一切事物不感兴趣,烦躁愁闷,悲观失望,胡思乱想,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及食欲不振等。他们对自身状况过度关心,常常观察医护人员的言行,以了解自己的诊断,害怕自己的病症无法治愈或治愈后容易复发。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顺利地适应病人角色,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病情没有医生诊断的那么严重,内心极为矛盾,常忧心忡忡,坐卧不安。
2.2 人格障碍 神经症患者一般都有不良的性格基础,他们的性格缺陷是产生症状的根源[1]。这类病人心胸狭窄、自卑、胆怯、自制能力差。表现为易变和易激动,对人处事往往过分谨慎,优柔寡断,感情用事;当工作生活一帆风顺时,则骄傲自大,主观任性,急躁好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且常为一句话,一件小事耿耿于怀。当身处逆境而无人从旁相助时,则变得惊慌失措,丧失信心;于是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甚至自罪自责,自暴自弃。另一方面,他们还很容易接受暗示和受精神因素影响,自我感觉过度敏感,疑虑很多;而烦恼与疑虑使病人感到自身不适,且往往对疾病的感受和体验比他人深刻,常去看医生,找证据,而对医生的解释不予相信或持怀疑态度;他们对生活的一切都感到不满,对现实生活过分要求,整日处于幻想之中。
2.3 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 这类病人均存在着人际交往不良。他们性格内向,与人交往没有信心,有自卑感;在与人交往中怕失去自我良好的形象,不能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他们想与人交往,但缺乏交际技巧和经验。于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失去了原有的人际资源,却不愿意也不知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并建立的友谊,自然感到十分孤独、空虚;又加之很少到室外活动,从而大大加剧了抑郁情绪,反过来进一步导致行为退缩,形成恶性循环[2]。这类病人接触被动,不愿表露自己的内心体验,对治疗更是失去信心,常常唉声叹气,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念头。
3 心理护理
3.1 医学解释 向病人说明精神病与神经症的性质和区别点,让病人了解病因和诊断,并给予治疗保证,以消除病人的顾虑。
3.2 全方位护理
3.2.1 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 深入病房,熟悉病人病史,根据其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有区别地与病人接触交谈。接触交谈的开始很重要,不要造成病人产生紧张和不信任的心理,影响日后的治疗和护理[3]。所以,一开始我们尽可能创造一种关怀、温暖、真诚的气氛,对病人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给予同情和理解,鼓励病人详细讲述自己的病史,充分宣泄自己的苦恼,然后与病人共同分析造成各种烦恼病症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文$章*来)源~ ww^w.z$hgx[zz.cn)>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的精神障碍,患病率较高。神经症的发病原理,迄今尚未很明确,一般均认为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致使大脑神经机能活动失调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神经症中最常见的有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恐怖症、疑病症等。由于神经症患者的心理过程比较复杂,症状久治难愈,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1992年以来对我院收治的65例神经症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并配合精心的心理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1992年1月~1998年4月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神经症病人65例。职业以教师、职员、机关干部为主。疾病类别:焦虑症20例,神经衰弱24例,癔症4例,强迫症2例,疑病症5例,抑郁性神经症9例,恐怖症1例。其中男16例,年龄为23~60岁,女49例,年龄20~57岁,男女比例为1∶3。治愈54例,治愈率为83%,显效10例,好转1例。
2 心态分析
2.1 情绪不稳定 神经症病人的激惹性和敏感性增高,表现为易冲动、易疲劳,常带有疑虑、焦虑及紧张、恐惧、抑郁等。入院后他们不习惯医院的环境,对周围一切事物不感兴趣,烦躁愁闷,悲观失望,胡思乱想,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及食欲不振等。他们对自身状况过度关心,常常观察医护人员的言行,以了解自己的诊断,害怕自己的病症无法治愈或治愈后容易复发。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顺利地适应病人角色,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病情没有医生诊断的那么严重,内心极为矛盾,常忧心忡忡,坐卧不安。
2.2 人格障碍 神经症患者一般都有不良的性格基础,他们的性格缺陷是产生症状的根源[1]。这类病人心胸狭窄、自卑、胆怯、自制能力差。表现为易变和易激动,对人处事往往过分谨慎,优柔寡断,感情用事;当工作生活一帆风顺时,则骄傲自大,主观任性,急躁好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且常为一句话,一件小事耿耿于怀。当身处逆境而无人从旁相助时,则变得惊慌失措,丧失信心;于是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甚至自罪自责,自暴自弃。另一方面,他们还很容易接受暗示和受精神因素影响,自我感觉过度敏感,疑虑很多;而烦恼与疑虑使病人感到自身不适,且往往对疾病的感受和体验比他人深刻,常去看医生,找证据,而对医生的解释不予相信或持怀疑态度;他们对生活的一切都感到不满,对现实生活过分要求,整日处于幻想之中。
2.3 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 这类病人均存在着人际交往不良。他们性格内向,与人交往没有信心,有自卑感;在与人交往中怕失去自我良好的形象,不能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他们想与人交往,但缺乏交际技巧和经验。于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失去了原有的人际资源,却不愿意也不知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并建立的友谊,自然感到十分孤独、空虚;又加之很少到室外活动,从而大大加剧了抑郁情绪,反过来进一步导致行为退缩,形成恶性循环[2]。这类病人接触被动,不愿表露自己的内心体验,对治疗更是失去信心,常常唉声叹气,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念头。
3 心理护理
3.1 医学解释 向病人说明精神病与神经症的性质和区别点,让病人了解病因和诊断,并给予治疗保证,以消除病人的顾虑。
3.2 全方位护理
3.2.1 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 深入病房,熟悉病人病史,根据其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有区别地与病人接触交谈。接触交谈的开始很重要,不要造成病人产生紧张和不信任的心理,影响日后的治疗和护理[3]。所以,一开始我们尽可能创造一种关怀、温暖、真诚的气氛,对病人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给予同情和理解,鼓励病人详细讲述自己的病史,充分宣泄自己的苦恼,然后与病人共同分析造成各种烦恼病症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文$章*来)源~ ww^w.z$hgx[zz.cn)>
<》文$章*来)源~ ww^w.z$hgx[zz.cn)>
<》文$章*来)源~ ww^w.z$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