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全国很多地方在下雨,就连素来干燥的北京湿气也很重。在中医里面,湿邪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6种病邪)之一。本来是正常的天气变化,但是,如果太严重,比如连天都是湿气,根本见不到太阳,影响我们的身体了,它就变成邪气了。
中医认为,湿属阴邪,虽然它会与寒气结合,变成寒湿,也会和热邪结合,变成湿热,但是总的来说,它还是阴性的邪气。此时,我们应根据情况,随时分析到底是湿热还是寒湿,本来应该是湿热多,但是,我这两天发现,寒湿也很多,都是空调吹的。湿热者舌苔多为黄腻,舌质红;而寒湿则是舌苔白腻,舌质不太红,颜色较淡。这是二者的区别。
关于湿邪的性质,中医认为,湿邪性质重浊而黏腻,它能阻滞气的流动,妨碍脾的运化。中医叫“湿邪困脾”,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是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中医认为,湿邪有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另外一种湿气是内湿,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比如经常喝冰啤酒,冷饮等,导致脾阳受伤,这样湿气就重了;还有时是人缺乏运动,导致气血流通不够,阳气升发不利,也会导致内湿很重。
如何分辨湿邪呢?湿邪有哪些特点呢?
湿邪的第一个特点是:湿性重浊。《黄帝内经》说“因于湿,首如裹”,就是这个意思,被湿气困住了,头总是觉得像裹个什么东西似的;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黏稠腥秽等。
湿邪的第二个特点是:湿性黏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黏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黏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湿邪的第三个特点为: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黏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大家不要看湿邪会和热结合,变成湿热,但是它还是阴邪,过去治疗湿热病的时候,用温热的药都是十分慎重的,所以叶天士说过“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意思是这个时候,让阳气生发,要慎用温补之药,可以用通小便的方法祛湿,湿气去了,阳气自然就升发了,此时如果单纯温阳,很容易让热邪更盛。
中医祛湿的方法很多,会根据湿邪所在的部位来祛湿。如果湿邪伤到了脾胃,会用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等。中医有很多祛湿的方法,往往是根据湿邪到底是结合了哪些其他邪气为患来决定的,如清热利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等。
对于老百姓来说,此时能够做的祛湿的方法,可用以下一些简单的方法。
第一,在做菜时,适当放入一点香料,如白豆蔻、砂仁、花椒等,以振奋阳气。如四川湿气重,麻辣类食品盛行,这些百姓生活中的智慧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可以食用一些祛湿的食物,比如冬瓜、绿豆、赤小豆、薏米、鲤鱼等,这些食品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经常食用。
第三,增加运动量,多做一些挥汗如雨的运动,如打球等,让汗出透,这样也有利于气机的通畅。
第四,好好利用身边的电器,比如电吹风、空调的除湿功能等,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