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家世业医。丁甘仁初拜圩塘马文清为师,又从业于名医马培之,兼收并蓄马培之内科、外科(包括喉科)之长。同时常与其族伯丁松溪(为费伯雄门人)切磋医学。由于勤奋好学医术日精。丁氏学成之后先行医于无锡、苏州,后到沪上,医道大行。为振兴中医,联合夏应堂等集资办学。1915年。向北洋政府申请备案,获得教育部嘉许,并在内务部注册备案。该校成为兴办中医教育援以立案的先例。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正式创办,尔后并开办沪南、沪北两所广益中医院。
丁氏研究外感热病,宗法仲景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其治法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长,用药轻灵,以轻去实。丁氏行医之时烂喉丹痧流行猖獗,亲身诊治万余人,积累了丰富经验。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丁氏兼通内、外、喉科。治学不偏执一家之言,对前贤经验择善而从,而以审证精确,用药丝丝入扣见长。丁氏医疗风格以“和”、“缓”为特色。丁甘仁的子孙及闻人继其医业。丁氏学术流派在江南医界颇有影响。
丁氏研究外感热病,宗法仲景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其治法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长,用药轻灵,以轻去实。丁氏行医之时烂喉丹痧流行猖獗,亲身诊治万余人,积累了丰富经验。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丁氏兼通内、外、喉科。治学不偏执一家之言,对前贤经验择善而从,而以审证精确,用药丝丝入扣见长。丁氏医疗风格以“和”、“缓”为特色。丁甘仁的子孙及闻人继其医业。丁氏学术流派在江南医界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