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
经义
太阴阳明论曰: 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清湿袭虚, 则病起于下; 风雨袭虚, 则病起于上。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身半已上者, 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 湿中之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通评虚实论曰: 跖跛, 寒风湿之病也。
藏气法时论曰: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禁湿地濡衣。
调经论曰: 寒湿之中人也,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营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虚者聂辟气不足,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 故快然而不痛。
五常政大论曰: 太阴司天, 湿气下临。
六元正纪大论曰: 太阳司天之政, 民病寒湿, 发肌肉萎, 足萎不收。 太阴司天之政, 民病寒湿, 腹满, 身?愤, 胕肿。 太阴所致为重, 胕肿。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气, 为肿, 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
经脉篇曰: 胃病则大腹水肿, 膝膑肿痛。 足阳明实则狂, 颠虚则足不收, 胫枯。
平人气象论曰: 足胫肿曰水。
论证共五条
1.脚气之说, 古所无也, 自晋苏敬始有此名。 然其肿痛麻顽, 即经之所谓痹也; 其纵缓不收, 即经之所谓痿也; 其甚而上冲, 即经之所谓厥逆也。 逮夫后世, 则有类伤寒四证, 而以脚气居其一, 谓凡头痛发热, 身痛便闭, 而但见脚膝屈弱无力者, 便是脚气。 此说太混, 予不然之。 夫脚气本水湿下壅之病, 而实非阳邪外感证也, 若诸证之兼见者, 则或有之, 若以外感之脚软者, 便认作脚气, 则淆乱意见, 大不通也。 兹予删诸繁琐, 述其节要, 法既无遗, 庶便理会。
2.脚气之证, 其初甚微, 饮食动作, 无不如故, 或无他疾而忽得之, 或因病后而渐得之, 及其病也, 则自膝至足, 或见麻痹, 或见冷痛, 或见痿弱, 或见挛急, 或肿, 或不肿, 或日渐枯细, 或蒸蒸恶热, 或洒洒恶寒, 或如冰冷, 或如火热, 或到底能食, 或不能食, 或有物如指, 发自踹肠, 而气上冲心, 是皆脚气之正病也。 其有为发热头痛, 寒热往来, 或腹内作痛, 或见饮食则呕吐, 或恶闻食气, 或不欲见明, 或语言错乱, 精神昏愦, 是皆脚气之兼证也。 大抵此证有缓急, 缓者其来渐, 或二三月而日甚; 急者其来速, 或一二日而即起, 治之若缓, 恐其气上冲心, 亦能杀人。
3.脚气之因有二: 一则自外而感, 一则自内而致也。 自外而感者, 以阴寒水湿雨雾之气, 或坐卧湿地, 致令湿邪袭人皮肉筋脉, 而凡清湿袭虚, 则病始于下, 致为腿足之病, 此外因也。 自内而致者, 以肥甘过度, 酒醴无节, 或多食奶酪湿热等物, 致令热壅下焦, 走注足胫, 而日渐肿痛, 或上连手节者, 此内因也。 然在古人, 谓南方卑湿, 病多外因, 北方嗜酒酪, 病多内因, 此固一说, 然北方亦有寒湿, 南方岂少酒湿, 此固不必分南北。 其或内或外, 凡受邪气, 有病始于足, 而渐致他证者, 即脚气之谓也, 必察其因而治之, 则自无失矣。
4.方书以肿为湿脚气, 不肿者为干脚气, 湿者宜除湿, 干者宜行气。 陈无择曰: 脚气不专主一气, 亦不专在一经, 兼有杂生诸病, 未易分别, 须寻经络之阴阳, 再察脉息之虚实, 以为治也。 凡自汗, 走注者为风胜, 无汗, 挛急, 掣痛者为寒胜, 肿满重者为湿胜, 烦渴燥热为暑胜。 若四气兼中者, 但察其多者为胜, 分其表里, 以施治也。
论治共八条
1.脚气之病, 实三气之所为也, 然亦有虚实之异。 又脚气本为壅疾, 古云忌用补剂, 然必下元不足及阳明之气有亏者, 而后邪气得以犯之, 此其中亦有虚证。 总之, 凡治此者, 只因证施治, 则万全也。 但察其因于表者, 以发散为主, 因于里者, 以疏利为主。 外因者多寒湿, 宜用温热; 内因者多湿热, 宜用清凉。 若元气本虚, 及病久致虚者, 必当培补下元, 不得以忌补之说为拘也。
2.脚气初起, 无非湿滞, 如无他证兼见, 而身体重著者, 单宜治湿, 以分利为主。 凡脚膝中湿, 或腰腿酸疼, 重着肿痛者, 宜除湿汤, 不问久近干湿, 并可用。 若脚膝酸软重着, 而胃气不清, 或见噫气吞酸胀满者, 平胃散。 若脚气浮肿而兼泄泻者, 宜五苓散, 或胃苓汤。
3.寒湿外侵致成脚气者, 十居六七, 其证疼痛拘挛, 恶寒清厥, 脉多弦细, 治宜以温经除湿为主。 是以古人治此之法, 大抵热药多, 寒药少, 故每用麻黄, 川乌, 桂, 附, 干姜之属。 <内经>曰: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正以乌, 附, 麻黄走而不守, 故能通行经络, 干姜, 官桂辛甘大热, 故能助阳退阴, 清湿既除, 病无不愈。 凡感寒湿雨水, 或四气流注, 致成脚气, 肿痛不可忍者, 宜鸡鸣散, 如神。 若寒湿内侵, 阳虚阴盛, 胃气不强, 经气不行, 顽木浮肿, 或疼痛不用者, 独活汤。 若寒邪入腹, 喘急疼痛, 或筋急上冲闷乱, 危急欲绝者, 茱萸丸, 或茱萸木瓜汤。 若寒湿在经, 血脉不和, 腰脚筋骨酸软无力, 或拘挛疼痛, 脉弱而涩者, 酒浸牛膝丸。 若寒湿壅肿, 气滞不行, 或冷或痛者, 立效散。 若寒湿兼风者, 如五积散, 小续命汤皆宜用, 详具后条。
4.湿热内蒸致成脚气者, 多因酒食不节, 其证必烦热多渴, 脉见滑数, 二便或多不利, 治宜利湿清火为主。 若湿热下壅, 足胫肿痛不消者, 防己饮加减治之; 或苍朮黄檗丸, 或二妙散, 或加味二妙丸, 俱妙。 若湿热气壅, 上冲胸腹, 烦渴闷乱, 头痛口干者, <活人>犀角散。 若湿热流注经络, 肢节烦疼, 肩背沉重, 手足遍身疼痛热肿者, 当归拈痛汤。 若感冒暑湿, 肢节疼痛, 身热口渴, 小便赤涩, 气虚气促者, 清暑益气汤。 若肝肾阴虚血热, 脚瘠疼痛, 行止艰难, 小水不利者, 续断丸。
5.脚气有壅滞气逆者, 其证必喘满气急, 上攻心腹, 甚至危急可畏, 治宜行滞降气为主。 凡脚气上冲心腹, 喘急不得眠卧者, 紫苏散, 槟榔汤, 或加减槟榔汤, 甚者四磨饮。 若脚气喘急, 腹满脚肿者, 桑白皮散, 或木通散。 若脚气脐下气升, 冲心烦闷者, 木香散, 或槟榔散。 若脚气心胸壅闷, 呕逆多痰不食者, 半夏散, 或紫苏汤。 若浮肿, 心腹痞闷, 小水不利, 大腹皮散。
6.风湿合邪而为脚气者, 其证必兼外感, 而或为寒热往来, 或为喘欬气急, 或流走无常, 或筋骨疼痛, 治宜以散风除湿, 通行经络为主。 若感四时风疫风湿, 或处阴湿之地, 致为脚气痿弱, 筋骨疼痛, 或寒热往来者, 败毒散。 若寒热如疟, 赤肿疼痛者, 加味败毒散。 若脚气以风寒湿邪客于经络, 而骨髓酸痛不可忍, 或遍身疼痛, 恶寒呕逆者, 五积散; 一法加全蝎三个, 入酒煎服。 若脚气以风湿留滞, 而阴寒外闭, 表邪不解, 或欬嗽喘满寒热者, 小青龙汤。 若风湿留滞, 肢节烦疼, 心神壅闷者, 大腹子散。 <千金>云: 若脚气脉大而缓, 宜服小续命汤二剂, 立瘥。 <活人>云: 脚气属冷者, 以小续命汤, 煎成入生姜自然汁服之, 最快。 若脚气风湿胜, 而兼发热欬嗽, 肢体疼痛者, 芎芷香苏散。 若脚气风湿流注, 憎寒发热, 无汗恶寒者, 麻黄左经汤。
7.脚气有虚证。 凡脾胃肝肾之脉, 皆出于足, 邪之易入, 多有乘虚, 故肝虚则筋病, 肾虚则骨病, 脾虚则肌肉病, 胃虚则宗筋病。 或以劳欲不节, 或以酒湿太过, 或以病后失调, 凡内有亏损而外有脚气者, 无非虚证。 此当以调补为主, 而兼察四气以治之。 若肝肾阴虚, 感触四气, 而瘫痪顽木, 半身不遂, 脚膝无力, 遍体疼痛者, 神应养真丹, 或<三因>四斤丸, 或虎骨酒, 或八味地黄汤。 若脾胃大虚, 阴寒在下, 阳气不行而病脚气者, 独活汤, 附子八味汤。 若精血不足, 阴虚于下, 气不归精, 而脚气上逆冲心者, 地黄汤。 若脾胃虚寒, 兼风湿外邪而成脚气者, 风引独活汤, 或追毒汤。 若脚气以脾肾虚寒, 而兼欬嗽气逆呕吐者, 兼补厚朴汤。
8.脚气有实邪。 凡壅盛肿痛, 而或为闭结, 或为胀满者, 治宜以疏导通利为主。 若风湿壅盛, 脚气肿痛, 便结腹满者, 羌活导滞汤, 或枳实大黄汤。 若四气流注, 阳明风热, 腰脚肿痛, 大小便秘, 喘满腹痛者, 大黄左经汤。 若脚气饮食不消, 心下痞闷, 腿脚肿痛者, 开结导饮丸。
[page]
敷熨淋洗
凡脚气肿痛之甚者, 可用敷药以散之, 或用椒艾囊以温之, 或用香散之药煎汤以洗之, 如百草煎, 及防风, 荆芥, 威灵仙, 艾叶, 苍朮, 蛇床子, 当归, 乌药之类, 皆可用; 或单用紫苏, 或忍冬藤煎汤淋洗之, 俱妙。
禁忌共三条
1.观<活人>等书云: 凡脚气服补药, 及用汤淋洗者, 皆医之所禁也。 此亦一偏之说耳。 盖补有宜禁者, 以邪壅气实者也; 淋洗有宜禁者, 以水湿汤气之宜避者也。 如果下部虚寒, 或以病后, 或以克伐太过, 而脚气不愈者, 岂尚堪禁补乎? 又若寒邪湿热, 壅结不散, 而为肿为痛者, 最宜以辛香疏散之药煎汤蒸洗, 则退邪极速, 岂禁洗乎? 惟是湿热气逆而上冲心腹者, 不可骤洗, 恐助湿气上升也; 此必先降其气, 俟其毒止在脚, 再行熏洗, 自无不利, 盖补以补其弱也, 洗以逐其滞也, 夫何禁之有。
2.有当禁于未发之先者, 如<外台秘要>云: 第一忌嗔, 嗔则心烦, 烦则脚气发。 又禁大语, 大语则伤气, 气伤病亦发。 又不得露足当风入水, 以冷水洗足, 两足胫尤不宜冷, 虽暑月当着帛裤, 至冬寒加绵, 常令两胫及腿温暖, 微汗尤佳, 依此将息, 脚气自消, 而无邪气留连之患。 夏月腠理开, 不宜当风取凉, 凉处坐卧, 须得劳动关节, 令其气畅, 此拒邪之法, 养生之要也。 每食后宜行三五百步, 疲倦便止, 则脚中恶气随即下散, 虽有淫肿, 气亦不上也。
3.孙真人云: 古人少有此疾, 自永嘉南渡, 衣冠之人多有之。 此皆湿郁于内所致也。 故凡四时之中, 皆不得久坐久立湿冷之地, 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洗足, 当风取凉, 皆成脚气。 暑月久坐久立湿地, 则湿热之气蒸人经络, 病发必热, 而四肢酸疼, 烦闷胕肿寒热, 此又山野农夫多有之, 以久湿伤于外也。
述古
杨大受曰: 脚气是壅疾, 当用宣通之剂, 使气不能成壅也, 如羌活导滞汤之类, 所宜通用。 又如苍白朮, 防己, 南星以去湿, 羌活, 独活, 木瓜, 槟榔, 行气利关节以去壅, 佐木通, 牛膝以引经, 当归, 生地黄以和血, 此必用之药也。 又如东垣拈痛汤之类亦甚捷, 余因证之虚实而辨治之, 此即通变活法也。
附按
薛氏治一男子, 素有脚气, ?下作痛, 发热, 头晕呕吐, 腿痹不仁, 服消毒, 护心等药不应, 左关脉紧, 右关脉弦, 此亦脚气也, 以半夏左经汤治之而愈。 一男子脚软肿痛, 发热饮冷, 大小便秘, 右关脉数, 乃足阳明经湿热流注也, 以大黄左经汤治之而愈。 一妇人肢节肿痛, 胫足尤甚, 时或自汗, 或头痛, 此太阳经湿热所致, 用麻黄左经汤二剂而愈。 一男子两腿肿痛, 脉滑而数, 此湿痰所致也, 先以五苓散加苍朮, 黄檗, 二剂少愈, 更以二陈, 二朮, 槟榔, 紫苏, 羌活, 独活, 牛膝, 黄檗而瘥。 夫湿痰之证, 必先以行气利湿健中为主, 若中气和则痰自消, 而湿亦无所容矣。 一男子右腿赤肿焮痛, 脉沉数, 用当归拈痛汤, 四肢反痛, 乃湿毒壅遏, 又况下部药不易达, 非药不对证也。 遂砭患处, 去毒血, 仍用前药, 一剂顿减, 又四剂而消。 一妇人患脚气, 或时腿肿筋挛, 腹作痛, 诸药不应, 渐至危笃。 诸书云: 八味丸治足少阴脚气入腹, 疼痛上气, 喘促欲死者, 遂投, 一服顿退, 又服而愈。 凡肾经虚寒之人, 多有此患, 乃肾乘心, 水克火之证, 少缓则死不旋踵, 宜急服之。 一妇人患腿痛不能伸屈, 遇风寒痛益甚, 诸药不应, 甚苦。 先以活络丹一丸, 顿退, 又服而瘳。 次年复痛, 仍服一丸, 亦退大半, 更以独活寄生汤, 四剂而愈。 一男子素有脚气, 又患附骨痈作痛, 服活络丹一丸, 二证并瘥。 上舍俞鲁月, 素有疝不能愈, 因患腿痛, 亦用活络丹一丸, 一惟腿患有效, 而疝亦得愈矣。 留都金二守女, 患惊风甚危, 诸医皆不能救, 遂自用活络丹, 一丸即愈, 且不再作。 夫病邪深伏在内, 非此药莫能通达, 但近代有云此药引风入骨, 如油?之说, 故后人多不肯服, 大抵有是病宜用是药, 岂可泥于此言, 致病难瘥。
针灸
凡脚气初觉, 即灸患处二三十壮, 或用雷火针以导引湿气外出, 及饮醪醴以通经散邪, 其要法也。 若壅既成而邪盛者, 必肿痛热甚, 一时药饵难散, 宜砭去恶血, 以消热肿, 砭刺之后, 以药继之。
脚气论列方
平胃散和十七。 当归拈痛散寒百三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立效散和二八七。 茱萸丸和三百九。 鸡鸣散和二八五。 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 胃苓汤和百九十。 五积散散三九。 加味败毒散外四一。 清暑益气汤和一六八。 半夏散和二九九。 人参散和二九七。 槟榔散和二九三。 防己饮和二八八。 酒浸牛膝丸和三百八。 活络丹和二七七。 八味丸补一二一。 四磨饮和五二。 风引独活汤散百二。 小青龙汤散八。 木通散和二九六。 <三因>四斤丸补一六一。 神应养真丹和三一三。 茱萸木瓜汤和二八六。 二妙散寒一三四。 除湿汤和一七七。 苍朮黄檗丸寒一三六。 败毒散散三六。 紫苏汤和二百九十。 紫苏散和二八九。 橘皮汤和二九八。 芎芷香苏散散八八。 槟榔汤和二九一。 加减槟榔汤和二九二。 续断丸和三百六。 地黄汤和三百二。 活人犀角散寒一三一。 独活寄生汤和二百七十。 独活汤散八三。 虎骨酒和三一五。 木香散和二九五。 小续命汤散五二。 追毒汤散百四。 大腹皮散和三百。 椒艾囊和三一七。 兼补厚朴汤散百一。 桑白皮散和二九四。 开结导饮丸和二七八。 半夏左经汤散九七。 大黄左经汤散九八。 附子八味汤热三七。
大腹子散和三百一。 百草煎新因三七。 麻黄左经汤散九六。 羌活导滞汤攻三四。 枳实大黄汤攻三三。
论外备用方
鹿茸丸补一三一生疮。 加味四斤丸补百六十阴气不足。 愈风丹和二七四养血去风。 薏仁酒和三一六补阴去湿。 虎骨四斤丸补一五九滋阴。 降椒酒和二三八风湿。 续断丸和三百六凉血去风。 神应养真丹和三一三滋阴行经。 槟苏散外一八八风湿流注。 透骨散和三一四行经。 羌活胜湿汤和一七八风湿。 豨莶丸和二五六。 活络饮和二五六风湿。 加减四斤丸补一六一肾虚。 换腿丸和二百八十风湿。 胜骏丸和三一二养气去邪。 易老天麻丸和二七五血虚受邪。 沉香汤和三百四脚气攻心。 木瓜汤和三百三行气。 史国公浸酒方和二八一。 敷脚气方和三一八。 调元健步丸和三一一阴虚湿热。 济生槟榔汤和二九一疏壅。 第二独活汤散百散风。 第一麻黄汤散九九恶风。 六物附子汤外三五四气流注。
--------------------------------------------------------------------------------
痿证
经义
痿论帝曰: 五脏使人痿, 何也? 岐伯曰: 肺主身之皮毛, 心主身之血脉, 肝主身之筋膜, 脾主身之肌肉, 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 则皮毛虚弱急薄, 着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 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 枢折挈, 胫纵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 则胆泄口苦, 筋膜干,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 发为筋痿。 脾气热, 则胃干而渴, 肌肉不仁, 发为肉痿。 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 帝曰: 何以得之? 曰: 肺者, 脏之长也, 为心之盖也, 有所失亡, 所求不得, 则发肺鸣, 鸣则肺热叶焦, 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 发为痿躄, 此之谓也。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胞络绝则阳气内动, 发则心下崩, 数溲血也。 故<本病>曰: 大经空虚, 发为肌痹, 传为脉痿。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 故<下经>曰: 筋痿者, 生于肝, 使内也。 有渐于湿, 以水为事, 若有所留, 居处相湿, 肌肉濡渍, 痹而不仁, 发为肉痿。
故<下经>曰: 肉痿者, 得之湿地也。 有所远行, 劳倦, 逢大热而渴, 渴则阳气内伐, 内伐则热舍于肾, 肾者水脏也, 今水不胜火, 则骨枯而髓虚, 故足不任身, 发为骨痿。 故<下经>曰: 骨痿者, 生于大热也。 帝曰: 何以别之? 曰: 肺热者, 色白而毛败。 心热者, 色赤而络脉溢。 肝热者, 色苍而爪枯。 脾热者, 色黄而肉蠕动。 肾热者, 色黑而齿槁。 帝曰: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 何也? 曰: 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 经脉之海也, 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 皆属于带脉, 而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 带脉不引, 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各补其荣, 而通其俞, 调其虚实, 和其逆顺, 筋脉骨肉, 各以其时受月, 则病已矣。 帝曰: 善。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本神篇曰: 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
根结篇曰: 阳明为阖, 阖折则气无所止息, 而痿疾起矣。 故痿疾者, 取之阳明, 视有余不足, 无所止息者, 真气稽留, 邪气居之也。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肺脉微缓为痿?偏风。 脾脉缓甚为痿厥, 微缓为风痿, 四肢不用, 心慧然若无病。 肾脉微滑为骨痿, 坐不能起, 起则目无所见。
论证共二条
痿证之义, <内经>言之详矣, 观所列五脏之证, 皆言为热, 而五脏之证, 又总于肺热叶焦, 以致金燥水亏, 乃成痿证, 如丹溪之论治, 诚得之矣。 然细察经文, 又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传为脉痿;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发为筋痿; 有渐于湿, 以水为事, 发为肉痿之类, 则又非尽为火证, 此其有余不尽之意, 犹有可知。 故因此而生火者有之, 因此而败伤元气者亦有之, 元气败伤, 则精虚不能灌溉, 血虚不能营养者, 亦不少矣。 若概从火论, 则恐真阳亏败, 及土衰水涸者, 有不能堪, 故当酌寒热之浅深, 审虚实之缓急, 以施治疗, 庶得治痿之全矣。 经曰: 湿热不攘, 则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此<内经>言筋病之概, 乃举隅之谈, 以启人之自反耳, 非谓大筋必无弛长, 小筋必无緛短也。 即如痿弱必由于弛长, 岂大筋果无涉乎? 此经言之意, 从可知矣。 故于痿证之外, 凡遇瘈瘲等病, 当知拘挛者必由緛短, 瘫弱者必由弛长, 斯得<内经>之意, 而于寒热燥湿之辨, 亦可得其据矣。
论治共二条
1.凡痿由湿热, 脉洪滑而证多烦热者, 必当先去其火, 宜二妙散随证加减用之。 若阴虚兼热者, 宜<正传>加味四物汤, 虎胫骨丸, 或丹溪补阴丸, 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若绝无火证, 而止因水亏于肾, 血亏于肝者, 则不宜兼用凉药, 以伐生气, 惟鹿角胶丸为最善, 或加味四斤丸, 八味地黄丸, 金刚丸之类, 俱可择用。 若阴虚无湿, 或多汗者, 俱不宜轻用苍朮, 盖痿证最忌散表, 亦恐伤阴也。
2.东垣取黄檗为君, 黄耆等补药辅佐, 以治诸痿, 无一定之方, 有兼痰积者, 有湿多热多者, 有湿热相半者, 有挟气者, 临病制方, 其亦治痿之良法也。
述古共四条
1.丹溪曰: <内经>谓诸痿起于肺热, 又谓治痿独取阳明, 盖肺金体燥, 居上而主气, 畏火者也; 脾土性湿, 居中而主四肢, 畏木者也。 火能炎上, 若嗜欲无节, 则水失所养, 火寡于畏, 而侮所胜, 肺得火邪而热矣。 木性刚急, 肺受热则不能管摄一身, 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 而诸痿作矣。 泻南方则肺金清, 而东方不实, 何脾伤之有? 补北方则心火降, 而西方不虚, 何肺热之有? 故阳明实则宗筋润, 能束骨而利机关矣。 治痿之法, 无出于此。 虽然天产作阳, 厚味发热, 凡病痿者, 不淡薄食味, 必不能保其全安也。
2.<纂要>云: 湿热, 东垣健步丸加燥湿降火之剂: 黄檗, 黄芩, 苍朮。 湿痰, 二陈汤加苍朮, 白朮, 黄芩, 黄柏之类, 入竹沥, 姜汁。 血虚, 四物加苍朮, 黄檗, 下补阴丸。 气虚, 四君子加苍朮, 黄芩, 黄檗。 黄檗, 苍朮, 治痿要药也。 已上方治, 虽所主有不同, 而降火清金, 所谓治法之大要, 无不同也。
3.薛立斋曰: 痿证多因足三阴虚损, 若脾肾不足而无力者, 用还少丹; 肝肾虚热而足无力者, 六味丸, 如不应, 急用八味丸。
4.陈无择曰: 人身有皮毛, 血脉, 筋膜, 肌肉, 骨髓, 以成其形, 内则有肝, 心, 脾, 肺, 肾以主之, 若随情妄用, 喜怒劳佚, 以致内脏精血虚耗, 使血脉, 筋骨, 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 故致痿躄, 状与柔风脚气相类。 柔风脚气, 皆外因风寒, 正气与邪气相搏, 故作肿苦痛, 为邪实; 痿由内脏不足之所致, 但不任用, 亦无痛楚, 此血气之虚也。
痿证论列方
二妙散寒一三四。 东垣健步丸和三百十。 金刚丸补一六二。 还少丹补一三五。 加味四斤丸补百六十。 虎胫骨丸寒一三七。 丹溪补阴丸寒百六十。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四物汤补八。 二陈汤和一。 加味四物汤补十。 四君子汤补一。 鹿角胶丸补百三十。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论外备用方
煨肾丸补一四六骨痿。 地黄饮子补九九。 清燥汤寒一三二湿热。 胜骏丸和三一二养阴祛邪。 滋阴大补丸补一二五阴虚。 牛膝丸和三百七肝肾虚。 小续命汤散五二风湿。 酒浸牛膝丸和三百八壮筋骨。 大防风汤补九八风湿。 石刻安肾丸热一六八痿弱。 调元健步丸和三一一。 败毒散散三六风湿。 鹿茸丸补一三一阴虚弱。 加减四斤丸补一六一。 虎骨酒和三一五强筋骨。 续断丸和三百六凉血强筋。 虎骨四斤丸补一五九强阴。 追毒汤散百四风湿。
小安肾丸热一六七痿弱。 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湿热。 加味四君汤补二。
--------------------------------------------------------------------------------
[page]
阳痿
经义
阴阳别论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
厥论曰: 厥阴之厥, 则少腹肿痛, 腹胀, 泾溲不利, 好卧屈膝, 阴缩肿。
痿论曰: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 阳明虚则宗筋纵。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肾脉大甚为阴痿。 微涩为不月, 沉痔。
经筋篇曰: 足太阴之筋病, 阴器纽痛, 下引脐。 足厥阴之筋病, 阴器不用, 伤于内, 则不起; 伤于寒, 则阴缩入; 伤于热, 则纵挺不收。
经脉篇曰: 足厥阴结于茎, 气逆则睪肿卒疝, 实则挺长, 虚则暴痒。
至真要大论曰: 太阳之胜, 隐曲不利, 互引阴股。
本神篇曰: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 魂伤则狂忘不精, 当人阴缩而挛筋, 两?骨不举。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 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
生气通天论曰: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疏五过论帝曰: 凡未诊病者, 必问尝贵后贱, 虽不中邪, 病从内生, 名曰脱营。 尝富后贫, 名曰失精。 身体日减, 气虚无精, 病深无气, 洒洒然时惊。 病深者, 以其外耗于卫, 内夺于营, 良工所失, 不知病情, 此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 必问饮食居处, 暴乐暴苦, 始乐后苦, 皆伤精气, 精气竭绝, 形体毁沮, 暴怒伤阴, 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愚医治之, 不知补泻, 不知病情, 精华日脱, 邪气乃并, 此治之二过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北方生寒, 在志为恐, 恐伤肾, 思胜恐。
宣明五气篇曰: 精气并于肾则恐。
调经论曰: 血有余则怒, 不足则恐。
论证共三条
1.凡男子阳痿不起, 多由命门火衰, 精气虚冷, 或以七情劳倦, 损伤生阳之气, 多致此证; 亦有湿热炽盛, 以致宗筋弛缓, 而为痿弱者, 譬以暑热之极, 则诸物绵萎。 经云: 壮火食气, 亦此谓也。 然有火无火, 脉证可别, 但火衰者十居七八, 而火盛者仅有之耳。
2.凡思虑, 焦劳, 忧郁太过者, 多致阳痿。 盖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 此宗筋为精血之孔道, 而精血实宗筋之化源, 若以忧思太过, 抑损心脾, 则病及阳明冲脉, 而水谷气血之海, 必有所亏, 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 经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及女子不月者, 即此之谓。
3.凡惊恐不释者, 亦致阳痿, 经曰: 恐伤肾, 即此谓也。 故凡遇大惊卒恐, 能令人遗失小便, 即伤肾之验。 又或于阳旺之时, 忽有惊恐, 则阳道立痿, 亦其验也。 余尝治一强壮少年, 遭酷吏之恐, 病似胀非胀, 似热非热, 绝食而困。 众谓痰火, 宜清中焦。 余诊之曰: 此恐惧内伤, 少阳气索, 而病及心肾, 大亏证也。 遂峻加温补, 兼治心脾, 一月而起, 愈后形气虽健如初, 而阳寂不举。 余告之曰: 根蒂若斯, 肾伤已甚, 非少壮所宜之兆, 速宜培养心肾, 庶免他虞。 彼反以恐吓为疑, 全不知信, 未及半载, 竟复病而殁, 可见恐惧之害, 其不小者如此。 新按
论治共三条
1.命门火衰, 精气虚寒而阳痿者, 宜右归丸, 赞育丹, 石刻安肾丸之类主之。 若火不甚衰, 而止因血气薄弱者, 宜左归丸, 斑龙丸, 全鹿丸之类主之。
2.凡因思虑惊恐, 以致脾肾亏损而阳道痿者, 必须培养心脾, 使胃气渐充, 则冲任始振, 而元可复也, 宜七福饮, 归脾汤之类主之。 然必大释怀抱, 以舒神气, 庶能奏效, 否则徒资药力无益也。 其有忧思恐惧太过者, 每多损抑阳气, 若不益火, 终无生意, 宜七福饮加桂附枸杞之类主之。
3.凡肝肾湿热, 以致宗筋弛纵者, 亦为阳痿, 治宜清火以坚肾, 然必有火证火脉, 内外相符者, 方是其证。 宜滋阴八味丸, 或丹溪大补阴丸, 虎潜丸饮类主之。 火之甚者, 如滋肾丸, 大补丸之类俱可用。
述古
薛立斋曰: 按阴茎属肝之经络。 盖肝者木也, 如木得湛露则森立, 遇酷暑则萎悴。 若因肝经湿热而患者, 用龙胆泻肝汤以清肝火, 导湿热; 若因肝经燥热而患者, 用六味丸以滋肾水, 养肝血而自安。 又曰: 琼玉膏, 固本丸, 坎离丸, 此辈俱是沉寒泻火之剂, 非肠胃有燥热者不宜服。 若足三阴经阴虚发热者, 久而服之, 令人无子, 盖损其阳气, 则阴血无所生故也, 屡验。
简易方
一方治阳事不起, 用蛇床子, 五味子, 菟丝子等分为末, 蜜丸, 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温酒下, 日三服。
阳痿论列方
左归丸新补四。 全鹿丸补一二七。 七福饮新补七。 石刻安肾丸热一六八。 琼玉膏补六十。 固本丸补百六。 右归丸新补五。 赞育丹新因十四。 归脾汤补三二。 虎潜丸寒一六四。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六味丸补百二十。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滋肾丸寒一六三。 斑龙丸补一二八。 坎离丸寒一六五。 丹溪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大补丸寒一五五。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二终
<)文 章]来%源& ww《w.z hgx]zz.cn/>
经义
太阴阳明论曰: 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清湿袭虚, 则病起于下; 风雨袭虚, 则病起于上。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身半已上者, 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 湿中之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通评虚实论曰: 跖跛, 寒风湿之病也。
藏气法时论曰: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禁湿地濡衣。
调经论曰: 寒湿之中人也,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营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虚者聂辟气不足,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 故快然而不痛。
五常政大论曰: 太阴司天, 湿气下临。
六元正纪大论曰: 太阳司天之政, 民病寒湿, 发肌肉萎, 足萎不收。 太阴司天之政, 民病寒湿, 腹满, 身?愤, 胕肿。 太阴所致为重, 胕肿。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气, 为肿, 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
经脉篇曰: 胃病则大腹水肿, 膝膑肿痛。 足阳明实则狂, 颠虚则足不收, 胫枯。
平人气象论曰: 足胫肿曰水。
论证共五条
1.脚气之说, 古所无也, 自晋苏敬始有此名。 然其肿痛麻顽, 即经之所谓痹也; 其纵缓不收, 即经之所谓痿也; 其甚而上冲, 即经之所谓厥逆也。 逮夫后世, 则有类伤寒四证, 而以脚气居其一, 谓凡头痛发热, 身痛便闭, 而但见脚膝屈弱无力者, 便是脚气。 此说太混, 予不然之。 夫脚气本水湿下壅之病, 而实非阳邪外感证也, 若诸证之兼见者, 则或有之, 若以外感之脚软者, 便认作脚气, 则淆乱意见, 大不通也。 兹予删诸繁琐, 述其节要, 法既无遗, 庶便理会。
2.脚气之证, 其初甚微, 饮食动作, 无不如故, 或无他疾而忽得之, 或因病后而渐得之, 及其病也, 则自膝至足, 或见麻痹, 或见冷痛, 或见痿弱, 或见挛急, 或肿, 或不肿, 或日渐枯细, 或蒸蒸恶热, 或洒洒恶寒, 或如冰冷, 或如火热, 或到底能食, 或不能食, 或有物如指, 发自踹肠, 而气上冲心, 是皆脚气之正病也。 其有为发热头痛, 寒热往来, 或腹内作痛, 或见饮食则呕吐, 或恶闻食气, 或不欲见明, 或语言错乱, 精神昏愦, 是皆脚气之兼证也。 大抵此证有缓急, 缓者其来渐, 或二三月而日甚; 急者其来速, 或一二日而即起, 治之若缓, 恐其气上冲心, 亦能杀人。
3.脚气之因有二: 一则自外而感, 一则自内而致也。 自外而感者, 以阴寒水湿雨雾之气, 或坐卧湿地, 致令湿邪袭人皮肉筋脉, 而凡清湿袭虚, 则病始于下, 致为腿足之病, 此外因也。 自内而致者, 以肥甘过度, 酒醴无节, 或多食奶酪湿热等物, 致令热壅下焦, 走注足胫, 而日渐肿痛, 或上连手节者, 此内因也。 然在古人, 谓南方卑湿, 病多外因, 北方嗜酒酪, 病多内因, 此固一说, 然北方亦有寒湿, 南方岂少酒湿, 此固不必分南北。 其或内或外, 凡受邪气, 有病始于足, 而渐致他证者, 即脚气之谓也, 必察其因而治之, 则自无失矣。
4.方书以肿为湿脚气, 不肿者为干脚气, 湿者宜除湿, 干者宜行气。 陈无择曰: 脚气不专主一气, 亦不专在一经, 兼有杂生诸病, 未易分别, 须寻经络之阴阳, 再察脉息之虚实, 以为治也。 凡自汗, 走注者为风胜, 无汗, 挛急, 掣痛者为寒胜, 肿满重者为湿胜, 烦渴燥热为暑胜。 若四气兼中者, 但察其多者为胜, 分其表里, 以施治也。
论治共八条
1.脚气之病, 实三气之所为也, 然亦有虚实之异。 又脚气本为壅疾, 古云忌用补剂, 然必下元不足及阳明之气有亏者, 而后邪气得以犯之, 此其中亦有虚证。 总之, 凡治此者, 只因证施治, 则万全也。 但察其因于表者, 以发散为主, 因于里者, 以疏利为主。 外因者多寒湿, 宜用温热; 内因者多湿热, 宜用清凉。 若元气本虚, 及病久致虚者, 必当培补下元, 不得以忌补之说为拘也。
2.脚气初起, 无非湿滞, 如无他证兼见, 而身体重著者, 单宜治湿, 以分利为主。 凡脚膝中湿, 或腰腿酸疼, 重着肿痛者, 宜除湿汤, 不问久近干湿, 并可用。 若脚膝酸软重着, 而胃气不清, 或见噫气吞酸胀满者, 平胃散。 若脚气浮肿而兼泄泻者, 宜五苓散, 或胃苓汤。
3.寒湿外侵致成脚气者, 十居六七, 其证疼痛拘挛, 恶寒清厥, 脉多弦细, 治宜以温经除湿为主。 是以古人治此之法, 大抵热药多, 寒药少, 故每用麻黄, 川乌, 桂, 附, 干姜之属。 <内经>曰: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正以乌, 附, 麻黄走而不守, 故能通行经络, 干姜, 官桂辛甘大热, 故能助阳退阴, 清湿既除, 病无不愈。 凡感寒湿雨水, 或四气流注, 致成脚气, 肿痛不可忍者, 宜鸡鸣散, 如神。 若寒湿内侵, 阳虚阴盛, 胃气不强, 经气不行, 顽木浮肿, 或疼痛不用者, 独活汤。 若寒邪入腹, 喘急疼痛, 或筋急上冲闷乱, 危急欲绝者, 茱萸丸, 或茱萸木瓜汤。 若寒湿在经, 血脉不和, 腰脚筋骨酸软无力, 或拘挛疼痛, 脉弱而涩者, 酒浸牛膝丸。 若寒湿壅肿, 气滞不行, 或冷或痛者, 立效散。 若寒湿兼风者, 如五积散, 小续命汤皆宜用, 详具后条。
4.湿热内蒸致成脚气者, 多因酒食不节, 其证必烦热多渴, 脉见滑数, 二便或多不利, 治宜利湿清火为主。 若湿热下壅, 足胫肿痛不消者, 防己饮加减治之; 或苍朮黄檗丸, 或二妙散, 或加味二妙丸, 俱妙。 若湿热气壅, 上冲胸腹, 烦渴闷乱, 头痛口干者, <活人>犀角散。 若湿热流注经络, 肢节烦疼, 肩背沉重, 手足遍身疼痛热肿者, 当归拈痛汤。 若感冒暑湿, 肢节疼痛, 身热口渴, 小便赤涩, 气虚气促者, 清暑益气汤。 若肝肾阴虚血热, 脚瘠疼痛, 行止艰难, 小水不利者, 续断丸。
5.脚气有壅滞气逆者, 其证必喘满气急, 上攻心腹, 甚至危急可畏, 治宜行滞降气为主。 凡脚气上冲心腹, 喘急不得眠卧者, 紫苏散, 槟榔汤, 或加减槟榔汤, 甚者四磨饮。 若脚气喘急, 腹满脚肿者, 桑白皮散, 或木通散。 若脚气脐下气升, 冲心烦闷者, 木香散, 或槟榔散。 若脚气心胸壅闷, 呕逆多痰不食者, 半夏散, 或紫苏汤。 若浮肿, 心腹痞闷, 小水不利, 大腹皮散。
6.风湿合邪而为脚气者, 其证必兼外感, 而或为寒热往来, 或为喘欬气急, 或流走无常, 或筋骨疼痛, 治宜以散风除湿, 通行经络为主。 若感四时风疫风湿, 或处阴湿之地, 致为脚气痿弱, 筋骨疼痛, 或寒热往来者, 败毒散。 若寒热如疟, 赤肿疼痛者, 加味败毒散。 若脚气以风寒湿邪客于经络, 而骨髓酸痛不可忍, 或遍身疼痛, 恶寒呕逆者, 五积散; 一法加全蝎三个, 入酒煎服。 若脚气以风湿留滞, 而阴寒外闭, 表邪不解, 或欬嗽喘满寒热者, 小青龙汤。 若风湿留滞, 肢节烦疼, 心神壅闷者, 大腹子散。 <千金>云: 若脚气脉大而缓, 宜服小续命汤二剂, 立瘥。 <活人>云: 脚气属冷者, 以小续命汤, 煎成入生姜自然汁服之, 最快。 若脚气风湿胜, 而兼发热欬嗽, 肢体疼痛者, 芎芷香苏散。 若脚气风湿流注, 憎寒发热, 无汗恶寒者, 麻黄左经汤。
7.脚气有虚证。 凡脾胃肝肾之脉, 皆出于足, 邪之易入, 多有乘虚, 故肝虚则筋病, 肾虚则骨病, 脾虚则肌肉病, 胃虚则宗筋病。 或以劳欲不节, 或以酒湿太过, 或以病后失调, 凡内有亏损而外有脚气者, 无非虚证。 此当以调补为主, 而兼察四气以治之。 若肝肾阴虚, 感触四气, 而瘫痪顽木, 半身不遂, 脚膝无力, 遍体疼痛者, 神应养真丹, 或<三因>四斤丸, 或虎骨酒, 或八味地黄汤。 若脾胃大虚, 阴寒在下, 阳气不行而病脚气者, 独活汤, 附子八味汤。 若精血不足, 阴虚于下, 气不归精, 而脚气上逆冲心者, 地黄汤。 若脾胃虚寒, 兼风湿外邪而成脚气者, 风引独活汤, 或追毒汤。 若脚气以脾肾虚寒, 而兼欬嗽气逆呕吐者, 兼补厚朴汤。
8.脚气有实邪。 凡壅盛肿痛, 而或为闭结, 或为胀满者, 治宜以疏导通利为主。 若风湿壅盛, 脚气肿痛, 便结腹满者, 羌活导滞汤, 或枳实大黄汤。 若四气流注, 阳明风热, 腰脚肿痛, 大小便秘, 喘满腹痛者, 大黄左经汤。 若脚气饮食不消, 心下痞闷, 腿脚肿痛者, 开结导饮丸。
[page]
敷熨淋洗
凡脚气肿痛之甚者, 可用敷药以散之, 或用椒艾囊以温之, 或用香散之药煎汤以洗之, 如百草煎, 及防风, 荆芥, 威灵仙, 艾叶, 苍朮, 蛇床子, 当归, 乌药之类, 皆可用; 或单用紫苏, 或忍冬藤煎汤淋洗之, 俱妙。
禁忌共三条
1.观<活人>等书云: 凡脚气服补药, 及用汤淋洗者, 皆医之所禁也。 此亦一偏之说耳。 盖补有宜禁者, 以邪壅气实者也; 淋洗有宜禁者, 以水湿汤气之宜避者也。 如果下部虚寒, 或以病后, 或以克伐太过, 而脚气不愈者, 岂尚堪禁补乎? 又若寒邪湿热, 壅结不散, 而为肿为痛者, 最宜以辛香疏散之药煎汤蒸洗, 则退邪极速, 岂禁洗乎? 惟是湿热气逆而上冲心腹者, 不可骤洗, 恐助湿气上升也; 此必先降其气, 俟其毒止在脚, 再行熏洗, 自无不利, 盖补以补其弱也, 洗以逐其滞也, 夫何禁之有。
2.有当禁于未发之先者, 如<外台秘要>云: 第一忌嗔, 嗔则心烦, 烦则脚气发。 又禁大语, 大语则伤气, 气伤病亦发。 又不得露足当风入水, 以冷水洗足, 两足胫尤不宜冷, 虽暑月当着帛裤, 至冬寒加绵, 常令两胫及腿温暖, 微汗尤佳, 依此将息, 脚气自消, 而无邪气留连之患。 夏月腠理开, 不宜当风取凉, 凉处坐卧, 须得劳动关节, 令其气畅, 此拒邪之法, 养生之要也。 每食后宜行三五百步, 疲倦便止, 则脚中恶气随即下散, 虽有淫肿, 气亦不上也。
3.孙真人云: 古人少有此疾, 自永嘉南渡, 衣冠之人多有之。 此皆湿郁于内所致也。 故凡四时之中, 皆不得久坐久立湿冷之地, 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洗足, 当风取凉, 皆成脚气。 暑月久坐久立湿地, 则湿热之气蒸人经络, 病发必热, 而四肢酸疼, 烦闷胕肿寒热, 此又山野农夫多有之, 以久湿伤于外也。
述古
杨大受曰: 脚气是壅疾, 当用宣通之剂, 使气不能成壅也, 如羌活导滞汤之类, 所宜通用。 又如苍白朮, 防己, 南星以去湿, 羌活, 独活, 木瓜, 槟榔, 行气利关节以去壅, 佐木通, 牛膝以引经, 当归, 生地黄以和血, 此必用之药也。 又如东垣拈痛汤之类亦甚捷, 余因证之虚实而辨治之, 此即通变活法也。
附按
薛氏治一男子, 素有脚气, ?下作痛, 发热, 头晕呕吐, 腿痹不仁, 服消毒, 护心等药不应, 左关脉紧, 右关脉弦, 此亦脚气也, 以半夏左经汤治之而愈。 一男子脚软肿痛, 发热饮冷, 大小便秘, 右关脉数, 乃足阳明经湿热流注也, 以大黄左经汤治之而愈。 一妇人肢节肿痛, 胫足尤甚, 时或自汗, 或头痛, 此太阳经湿热所致, 用麻黄左经汤二剂而愈。 一男子两腿肿痛, 脉滑而数, 此湿痰所致也, 先以五苓散加苍朮, 黄檗, 二剂少愈, 更以二陈, 二朮, 槟榔, 紫苏, 羌活, 独活, 牛膝, 黄檗而瘥。 夫湿痰之证, 必先以行气利湿健中为主, 若中气和则痰自消, 而湿亦无所容矣。 一男子右腿赤肿焮痛, 脉沉数, 用当归拈痛汤, 四肢反痛, 乃湿毒壅遏, 又况下部药不易达, 非药不对证也。 遂砭患处, 去毒血, 仍用前药, 一剂顿减, 又四剂而消。 一妇人患脚气, 或时腿肿筋挛, 腹作痛, 诸药不应, 渐至危笃。 诸书云: 八味丸治足少阴脚气入腹, 疼痛上气, 喘促欲死者, 遂投, 一服顿退, 又服而愈。 凡肾经虚寒之人, 多有此患, 乃肾乘心, 水克火之证, 少缓则死不旋踵, 宜急服之。 一妇人患腿痛不能伸屈, 遇风寒痛益甚, 诸药不应, 甚苦。 先以活络丹一丸, 顿退, 又服而瘳。 次年复痛, 仍服一丸, 亦退大半, 更以独活寄生汤, 四剂而愈。 一男子素有脚气, 又患附骨痈作痛, 服活络丹一丸, 二证并瘥。 上舍俞鲁月, 素有疝不能愈, 因患腿痛, 亦用活络丹一丸, 一惟腿患有效, 而疝亦得愈矣。 留都金二守女, 患惊风甚危, 诸医皆不能救, 遂自用活络丹, 一丸即愈, 且不再作。 夫病邪深伏在内, 非此药莫能通达, 但近代有云此药引风入骨, 如油?之说, 故后人多不肯服, 大抵有是病宜用是药, 岂可泥于此言, 致病难瘥。
针灸
凡脚气初觉, 即灸患处二三十壮, 或用雷火针以导引湿气外出, 及饮醪醴以通经散邪, 其要法也。 若壅既成而邪盛者, 必肿痛热甚, 一时药饵难散, 宜砭去恶血, 以消热肿, 砭刺之后, 以药继之。
脚气论列方
平胃散和十七。 当归拈痛散寒百三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立效散和二八七。 茱萸丸和三百九。 鸡鸣散和二八五。 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 胃苓汤和百九十。 五积散散三九。 加味败毒散外四一。 清暑益气汤和一六八。 半夏散和二九九。 人参散和二九七。 槟榔散和二九三。 防己饮和二八八。 酒浸牛膝丸和三百八。 活络丹和二七七。 八味丸补一二一。 四磨饮和五二。 风引独活汤散百二。 小青龙汤散八。 木通散和二九六。 <三因>四斤丸补一六一。 神应养真丹和三一三。 茱萸木瓜汤和二八六。 二妙散寒一三四。 除湿汤和一七七。 苍朮黄檗丸寒一三六。 败毒散散三六。 紫苏汤和二百九十。 紫苏散和二八九。 橘皮汤和二九八。 芎芷香苏散散八八。 槟榔汤和二九一。 加减槟榔汤和二九二。 续断丸和三百六。 地黄汤和三百二。 活人犀角散寒一三一。 独活寄生汤和二百七十。 独活汤散八三。 虎骨酒和三一五。 木香散和二九五。 小续命汤散五二。 追毒汤散百四。 大腹皮散和三百。 椒艾囊和三一七。 兼补厚朴汤散百一。 桑白皮散和二九四。 开结导饮丸和二七八。 半夏左经汤散九七。 大黄左经汤散九八。 附子八味汤热三七。
大腹子散和三百一。 百草煎新因三七。 麻黄左经汤散九六。 羌活导滞汤攻三四。 枳实大黄汤攻三三。
论外备用方
鹿茸丸补一三一生疮。 加味四斤丸补百六十阴气不足。 愈风丹和二七四养血去风。 薏仁酒和三一六补阴去湿。 虎骨四斤丸补一五九滋阴。 降椒酒和二三八风湿。 续断丸和三百六凉血去风。 神应养真丹和三一三滋阴行经。 槟苏散外一八八风湿流注。 透骨散和三一四行经。 羌活胜湿汤和一七八风湿。 豨莶丸和二五六。 活络饮和二五六风湿。 加减四斤丸补一六一肾虚。 换腿丸和二百八十风湿。 胜骏丸和三一二养气去邪。 易老天麻丸和二七五血虚受邪。 沉香汤和三百四脚气攻心。 木瓜汤和三百三行气。 史国公浸酒方和二八一。 敷脚气方和三一八。 调元健步丸和三一一阴虚湿热。 济生槟榔汤和二九一疏壅。 第二独活汤散百散风。 第一麻黄汤散九九恶风。 六物附子汤外三五四气流注。
--------------------------------------------------------------------------------
痿证
经义
痿论帝曰: 五脏使人痿, 何也? 岐伯曰: 肺主身之皮毛, 心主身之血脉, 肝主身之筋膜, 脾主身之肌肉, 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 则皮毛虚弱急薄, 着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 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 枢折挈, 胫纵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 则胆泄口苦, 筋膜干,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 发为筋痿。 脾气热, 则胃干而渴, 肌肉不仁, 发为肉痿。 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 帝曰: 何以得之? 曰: 肺者, 脏之长也, 为心之盖也, 有所失亡, 所求不得, 则发肺鸣, 鸣则肺热叶焦, 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 发为痿躄, 此之谓也。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胞络绝则阳气内动, 发则心下崩, 数溲血也。 故<本病>曰: 大经空虚, 发为肌痹, 传为脉痿。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 故<下经>曰: 筋痿者, 生于肝, 使内也。 有渐于湿, 以水为事, 若有所留, 居处相湿, 肌肉濡渍, 痹而不仁, 发为肉痿。
故<下经>曰: 肉痿者, 得之湿地也。 有所远行, 劳倦, 逢大热而渴, 渴则阳气内伐, 内伐则热舍于肾, 肾者水脏也, 今水不胜火, 则骨枯而髓虚, 故足不任身, 发为骨痿。 故<下经>曰: 骨痿者, 生于大热也。 帝曰: 何以别之? 曰: 肺热者, 色白而毛败。 心热者, 色赤而络脉溢。 肝热者, 色苍而爪枯。 脾热者, 色黄而肉蠕动。 肾热者, 色黑而齿槁。 帝曰: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 何也? 曰: 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 经脉之海也, 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 皆属于带脉, 而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 带脉不引, 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各补其荣, 而通其俞, 调其虚实, 和其逆顺, 筋脉骨肉, 各以其时受月, 则病已矣。 帝曰: 善。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本神篇曰: 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
根结篇曰: 阳明为阖, 阖折则气无所止息, 而痿疾起矣。 故痿疾者, 取之阳明, 视有余不足, 无所止息者, 真气稽留, 邪气居之也。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肺脉微缓为痿?偏风。 脾脉缓甚为痿厥, 微缓为风痿, 四肢不用, 心慧然若无病。 肾脉微滑为骨痿, 坐不能起, 起则目无所见。
论证共二条
痿证之义, <内经>言之详矣, 观所列五脏之证, 皆言为热, 而五脏之证, 又总于肺热叶焦, 以致金燥水亏, 乃成痿证, 如丹溪之论治, 诚得之矣。 然细察经文, 又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传为脉痿;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发为筋痿; 有渐于湿, 以水为事, 发为肉痿之类, 则又非尽为火证, 此其有余不尽之意, 犹有可知。 故因此而生火者有之, 因此而败伤元气者亦有之, 元气败伤, 则精虚不能灌溉, 血虚不能营养者, 亦不少矣。 若概从火论, 则恐真阳亏败, 及土衰水涸者, 有不能堪, 故当酌寒热之浅深, 审虚实之缓急, 以施治疗, 庶得治痿之全矣。 经曰: 湿热不攘, 则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此<内经>言筋病之概, 乃举隅之谈, 以启人之自反耳, 非谓大筋必无弛长, 小筋必无緛短也。 即如痿弱必由于弛长, 岂大筋果无涉乎? 此经言之意, 从可知矣。 故于痿证之外, 凡遇瘈瘲等病, 当知拘挛者必由緛短, 瘫弱者必由弛长, 斯得<内经>之意, 而于寒热燥湿之辨, 亦可得其据矣。
论治共二条
1.凡痿由湿热, 脉洪滑而证多烦热者, 必当先去其火, 宜二妙散随证加减用之。 若阴虚兼热者, 宜<正传>加味四物汤, 虎胫骨丸, 或丹溪补阴丸, 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若绝无火证, 而止因水亏于肾, 血亏于肝者, 则不宜兼用凉药, 以伐生气, 惟鹿角胶丸为最善, 或加味四斤丸, 八味地黄丸, 金刚丸之类, 俱可择用。 若阴虚无湿, 或多汗者, 俱不宜轻用苍朮, 盖痿证最忌散表, 亦恐伤阴也。
2.东垣取黄檗为君, 黄耆等补药辅佐, 以治诸痿, 无一定之方, 有兼痰积者, 有湿多热多者, 有湿热相半者, 有挟气者, 临病制方, 其亦治痿之良法也。
述古共四条
1.丹溪曰: <内经>谓诸痿起于肺热, 又谓治痿独取阳明, 盖肺金体燥, 居上而主气, 畏火者也; 脾土性湿, 居中而主四肢, 畏木者也。 火能炎上, 若嗜欲无节, 则水失所养, 火寡于畏, 而侮所胜, 肺得火邪而热矣。 木性刚急, 肺受热则不能管摄一身, 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 而诸痿作矣。 泻南方则肺金清, 而东方不实, 何脾伤之有? 补北方则心火降, 而西方不虚, 何肺热之有? 故阳明实则宗筋润, 能束骨而利机关矣。 治痿之法, 无出于此。 虽然天产作阳, 厚味发热, 凡病痿者, 不淡薄食味, 必不能保其全安也。
2.<纂要>云: 湿热, 东垣健步丸加燥湿降火之剂: 黄檗, 黄芩, 苍朮。 湿痰, 二陈汤加苍朮, 白朮, 黄芩, 黄柏之类, 入竹沥, 姜汁。 血虚, 四物加苍朮, 黄檗, 下补阴丸。 气虚, 四君子加苍朮, 黄芩, 黄檗。 黄檗, 苍朮, 治痿要药也。 已上方治, 虽所主有不同, 而降火清金, 所谓治法之大要, 无不同也。
3.薛立斋曰: 痿证多因足三阴虚损, 若脾肾不足而无力者, 用还少丹; 肝肾虚热而足无力者, 六味丸, 如不应, 急用八味丸。
4.陈无择曰: 人身有皮毛, 血脉, 筋膜, 肌肉, 骨髓, 以成其形, 内则有肝, 心, 脾, 肺, 肾以主之, 若随情妄用, 喜怒劳佚, 以致内脏精血虚耗, 使血脉, 筋骨, 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 故致痿躄, 状与柔风脚气相类。 柔风脚气, 皆外因风寒, 正气与邪气相搏, 故作肿苦痛, 为邪实; 痿由内脏不足之所致, 但不任用, 亦无痛楚, 此血气之虚也。
痿证论列方
二妙散寒一三四。 东垣健步丸和三百十。 金刚丸补一六二。 还少丹补一三五。 加味四斤丸补百六十。 虎胫骨丸寒一三七。 丹溪补阴丸寒百六十。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四物汤补八。 二陈汤和一。 加味四物汤补十。 四君子汤补一。 鹿角胶丸补百三十。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论外备用方
煨肾丸补一四六骨痿。 地黄饮子补九九。 清燥汤寒一三二湿热。 胜骏丸和三一二养阴祛邪。 滋阴大补丸补一二五阴虚。 牛膝丸和三百七肝肾虚。 小续命汤散五二风湿。 酒浸牛膝丸和三百八壮筋骨。 大防风汤补九八风湿。 石刻安肾丸热一六八痿弱。 调元健步丸和三一一。 败毒散散三六风湿。 鹿茸丸补一三一阴虚弱。 加减四斤丸补一六一。 虎骨酒和三一五强筋骨。 续断丸和三百六凉血强筋。 虎骨四斤丸补一五九强阴。 追毒汤散百四风湿。
小安肾丸热一六七痿弱。 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湿热。 加味四君汤补二。
--------------------------------------------------------------------------------
[page]
阳痿
经义
阴阳别论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
厥论曰: 厥阴之厥, 则少腹肿痛, 腹胀, 泾溲不利, 好卧屈膝, 阴缩肿。
痿论曰: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 阳明虚则宗筋纵。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肾脉大甚为阴痿。 微涩为不月, 沉痔。
经筋篇曰: 足太阴之筋病, 阴器纽痛, 下引脐。 足厥阴之筋病, 阴器不用, 伤于内, 则不起; 伤于寒, 则阴缩入; 伤于热, 则纵挺不收。
经脉篇曰: 足厥阴结于茎, 气逆则睪肿卒疝, 实则挺长, 虚则暴痒。
至真要大论曰: 太阳之胜, 隐曲不利, 互引阴股。
本神篇曰: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 魂伤则狂忘不精, 当人阴缩而挛筋, 两?骨不举。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 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
生气通天论曰: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疏五过论帝曰: 凡未诊病者, 必问尝贵后贱, 虽不中邪, 病从内生, 名曰脱营。 尝富后贫, 名曰失精。 身体日减, 气虚无精, 病深无气, 洒洒然时惊。 病深者, 以其外耗于卫, 内夺于营, 良工所失, 不知病情, 此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 必问饮食居处, 暴乐暴苦, 始乐后苦, 皆伤精气, 精气竭绝, 形体毁沮, 暴怒伤阴, 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愚医治之, 不知补泻, 不知病情, 精华日脱, 邪气乃并, 此治之二过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北方生寒, 在志为恐, 恐伤肾, 思胜恐。
宣明五气篇曰: 精气并于肾则恐。
调经论曰: 血有余则怒, 不足则恐。
论证共三条
1.凡男子阳痿不起, 多由命门火衰, 精气虚冷, 或以七情劳倦, 损伤生阳之气, 多致此证; 亦有湿热炽盛, 以致宗筋弛缓, 而为痿弱者, 譬以暑热之极, 则诸物绵萎。 经云: 壮火食气, 亦此谓也。 然有火无火, 脉证可别, 但火衰者十居七八, 而火盛者仅有之耳。
2.凡思虑, 焦劳, 忧郁太过者, 多致阳痿。 盖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 此宗筋为精血之孔道, 而精血实宗筋之化源, 若以忧思太过, 抑损心脾, 则病及阳明冲脉, 而水谷气血之海, 必有所亏, 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 经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及女子不月者, 即此之谓。
3.凡惊恐不释者, 亦致阳痿, 经曰: 恐伤肾, 即此谓也。 故凡遇大惊卒恐, 能令人遗失小便, 即伤肾之验。 又或于阳旺之时, 忽有惊恐, 则阳道立痿, 亦其验也。 余尝治一强壮少年, 遭酷吏之恐, 病似胀非胀, 似热非热, 绝食而困。 众谓痰火, 宜清中焦。 余诊之曰: 此恐惧内伤, 少阳气索, 而病及心肾, 大亏证也。 遂峻加温补, 兼治心脾, 一月而起, 愈后形气虽健如初, 而阳寂不举。 余告之曰: 根蒂若斯, 肾伤已甚, 非少壮所宜之兆, 速宜培养心肾, 庶免他虞。 彼反以恐吓为疑, 全不知信, 未及半载, 竟复病而殁, 可见恐惧之害, 其不小者如此。 新按
论治共三条
1.命门火衰, 精气虚寒而阳痿者, 宜右归丸, 赞育丹, 石刻安肾丸之类主之。 若火不甚衰, 而止因血气薄弱者, 宜左归丸, 斑龙丸, 全鹿丸之类主之。
2.凡因思虑惊恐, 以致脾肾亏损而阳道痿者, 必须培养心脾, 使胃气渐充, 则冲任始振, 而元可复也, 宜七福饮, 归脾汤之类主之。 然必大释怀抱, 以舒神气, 庶能奏效, 否则徒资药力无益也。 其有忧思恐惧太过者, 每多损抑阳气, 若不益火, 终无生意, 宜七福饮加桂附枸杞之类主之。
3.凡肝肾湿热, 以致宗筋弛纵者, 亦为阳痿, 治宜清火以坚肾, 然必有火证火脉, 内外相符者, 方是其证。 宜滋阴八味丸, 或丹溪大补阴丸, 虎潜丸饮类主之。 火之甚者, 如滋肾丸, 大补丸之类俱可用。
述古
薛立斋曰: 按阴茎属肝之经络。 盖肝者木也, 如木得湛露则森立, 遇酷暑则萎悴。 若因肝经湿热而患者, 用龙胆泻肝汤以清肝火, 导湿热; 若因肝经燥热而患者, 用六味丸以滋肾水, 养肝血而自安。 又曰: 琼玉膏, 固本丸, 坎离丸, 此辈俱是沉寒泻火之剂, 非肠胃有燥热者不宜服。 若足三阴经阴虚发热者, 久而服之, 令人无子, 盖损其阳气, 则阴血无所生故也, 屡验。
简易方
一方治阳事不起, 用蛇床子, 五味子, 菟丝子等分为末, 蜜丸, 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温酒下, 日三服。
阳痿论列方
左归丸新补四。 全鹿丸补一二七。 七福饮新补七。 石刻安肾丸热一六八。 琼玉膏补六十。 固本丸补百六。 右归丸新补五。 赞育丹新因十四。 归脾汤补三二。 虎潜丸寒一六四。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六味丸补百二十。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滋肾丸寒一六三。 斑龙丸补一二八。 坎离丸寒一六五。 丹溪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大补丸寒一五五。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二终
<)文 章]来%源& ww《w.z 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