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品市场近来不断冒出新话题。近日,一些业内专家纷纷质疑牛奶中加钙是“画蛇添足”,引发人们对奶品中添加各种营养成分的必要性也产生了疑惑。
乳品“加料”种类繁多
记者注意到,在部分超市的奶品货架上,液体奶中添加营养物质众多,比较常见的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可可脂、铁、锌、钙等,部分液体奶还打出了添加dha、麦片、花生、核桃、杏仁、绿豆沙等辅料。还有一些专为女士设计的奶粉添加了叶酸、亚麻酸、亚油酸等。许多零售价高达百元的婴儿奶粉中添加的各种辅料更是种类繁多。
本市一家知名乳品企业负责人指出:在中国乳品消费市场尚不成熟时,一些经营者玩一些误导消费的“花活儿”。有的依靠香精和增稠剂来体现产品的“香、浓”表象,有的不科学地添加某些营养物质,有的甚至没有增加营养物质只是凭空“炒概念”。
人工加钙不易吸收
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王金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往含乳饮料通常带有明显的风味特点,其中含有大量的水用于溶解糖和其他辅料,规定其营养保证的底线是:其蛋白质含量应大于或等于1%,因此厂家可以添加一定的营养物质。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大于2.9%(调味奶大于2.3%),且营养已经非常丰富全面。有资料显示: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影响较大的是钙磷的含量和比例,当钙和磷的比例在1:1至1:2时,钙的吸收率最高。纯牛奶中的钙磷比例正好在此范围,牛奶中钙含量很高,每百克牛奶中含100至110毫克钙,而且牛奶中的钙为天然乳钙,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商家宣传的为牛奶“加钙”实际是误导人们,因为事实上人工添加的钙盐,并不易被人体吸收。
国家遏制乳品“花活”
据王金华主任介绍,目前管理部门对乳制品成分的管理日趋严格,既不能随便添加营养物质,也不能应该有的营养物质而不添加。例如,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有关通知,针对年龄在0-36个月的婴幼儿服用的配方奶粉、豆粉和谷粉的营养素提出了限量指标。厂家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生产产品,同时还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标注配料表、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净含量。业内人士也指出,在整个行业规范发展的趋势下,商家炒概念、弄花活是不能长久的。
@健*康 养}生{保&健^网$ 《w@ww.zhgx#zz.(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