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
中学生的书包、中学生的课桌,那是我遥远的记忆了,还有那教室里前后黑板上被理化老师抄得满满的作业……很久,我不再想起这些,黑暗的岁月己经被成功地压抑到一个我不会直接触摸到的角落,只是,当中学生来到我的心理诊所,尘封的记忆便被打开,成为我与他们共情的基础。
丽娟,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喘着气冲进诊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我长舒了一口气。她来做心理辅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星期只有星期天下午没有课,而且星期天下午还要去数学老师家开小灶两个小时,到我的诊室她可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在是在家吃完饭,然后去数学老师家中间的唯一的属于她的一个小时,她把这宝贵的一个小时交给了我。
丽娟盯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从书包拿出六本日记放在我面前,说问题都写在上面了,接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摊开,告诉我为节省时间,她已把主要问题罗列出来,让我一目了然。
从一进诊室丽娟就在制造紧张气氛,她企图要我保持与她同样的快节奏。我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她急切的心情。
我让丽娟把那张纸收起来,我说我想听她直接把问题告诉我,一般来说,写在纸上的东西,往往会筛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听我这样说,丽娟只得不情愿地把那张纸放进口袋,开始诉说她的痛苦。从高二开始,她有许多杂念,上课时完全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她想方设法要排除杂念,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相反,越是想排除杂念,杂念越多。丽娟穷于应付,成绩却直线下降,那些原先成绩不好的男生现在远远地把她甩在后边,难道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女孩子没有后劲?丽娟不甘心,订了不少赶超男生的计划,但没有一个计划是顺利完成了的,于是丽娟不停地自责,骂自己太缺乏毅力,太不坚强。现在,丽娟非常仇视自己的杂念,初中和高一的时候,没有杂念,专心致志学习,效率高,成绩好,哪里把那些男生放在眼里,要是没有那些杂念该多好啊。丽娟现在全力以赴对付杂念,一旦杂念消除,丽娟将扬眉吐气、再铸辉煌!跟杂念无数个回合的斗争,丽娟已精疲力竭,她意识到该找救兵——心理医生了。丽娟渴望我能够提供一些灵丹妙药,起死回生,彻底消灭杂念,让她在剩下不多的时间内作最后冲刺,摘取胜利的果实。
黑色七月即将来临,决战在即,丽娟把我看成克敌制胜的砝码,她希望我和她并肩作战,但愿我不至于让她失望。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先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丽娟的敌人——杂念。查《现代汉语词典》杂念词条,解释为不纯正的念头,多指为个人打算的念头,如私心杂念。显然,这个词条是一个不懂心理学的人写的,一点也不符合丽娟的情况。丽娟描述的杂念是,当她听课、看书或做作业时,脑子里不自觉地跑出来许许多多与学习无关的想法,丽娟把这些想法统称为杂念。
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我问丽娟。
丽娟看着我,目光很坚毅,以一种豁出去了的慷慨劲儿告诉我,她主要是想同学们怎样看自己的衣着打份、言行举止,想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事情,想自己上大学的事情,想……,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就是难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与狼共舞
面对丽娟的杂念,我有两个思路,或者说有两个帮助她的途径。一个思路是理解丽娟何以有那么一些杂念,她为什么强调与男生的比较,她为什么容不得那些杂念,她为什么将成绩下降全部归罪为杂念使然,在这些为什么背后必定存在着精神动力学的背景,但进入丽娟潜意识的道路肯定是漫长而又艰难的,高考这根大棒在她的头顶高悬着,容不得她有丝毫的闲暇去探究内心世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于丽娟我只能带着矛盾的心情,带她走向另一个途径:与狼共舞,即学会与杂念和平共处,也就是给她森田心理疗法的指导。
丽娟走后,我翻阅了她留下的六本日记。这是从高二到现在的每天心态的实录,内容如出一辙:订计划,后悔没完成计划,谴责自己没有毅力,缺乏意志控制杂念,然后重新制订计划,再度后悔,如此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丽娟同样火急火燎地冲进诊室。俟她坐定,我给她倒了一杯水,她一仰脖子,一口喝干。看她喘息已定,我对她说道:
丽娟,你把右手举起来。
丽娟狐疑地看着我,把右手举了起来。
我让她把手放下来,接着说:丽娟,你让心脏跳慢一点。
丽娟睁大眼睛看着我,说不可能让心脏跳慢。
我向丽娟解释说,我们的身体有一部分如四肢可由我们任意控制,而另一部分如内脏器官的活动则不由我们支配。我告诉丽娟,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比方,但我们可以用这类比人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比方我们可以去上学,也可以逃学;可以选择做作业,也可以选择看小说。但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杂念等等,杂念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根本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中学生的书包、中学生的课桌,那是我遥远的记忆了,还有那教室里前后黑板上被理化老师抄得满满的作业……很久,我不再想起这些,黑暗的岁月己经被成功地压抑到一个我不会直接触摸到的角落,只是,当中学生来到我的心理诊所,尘封的记忆便被打开,成为我与他们共情的基础。
丽娟,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喘着气冲进诊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我长舒了一口气。她来做心理辅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星期只有星期天下午没有课,而且星期天下午还要去数学老师家开小灶两个小时,到我的诊室她可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在是在家吃完饭,然后去数学老师家中间的唯一的属于她的一个小时,她把这宝贵的一个小时交给了我。
丽娟盯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从书包拿出六本日记放在我面前,说问题都写在上面了,接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摊开,告诉我为节省时间,她已把主要问题罗列出来,让我一目了然。
从一进诊室丽娟就在制造紧张气氛,她企图要我保持与她同样的快节奏。我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她急切的心情。
我让丽娟把那张纸收起来,我说我想听她直接把问题告诉我,一般来说,写在纸上的东西,往往会筛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听我这样说,丽娟只得不情愿地把那张纸放进口袋,开始诉说她的痛苦。从高二开始,她有许多杂念,上课时完全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她想方设法要排除杂念,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相反,越是想排除杂念,杂念越多。丽娟穷于应付,成绩却直线下降,那些原先成绩不好的男生现在远远地把她甩在后边,难道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女孩子没有后劲?丽娟不甘心,订了不少赶超男生的计划,但没有一个计划是顺利完成了的,于是丽娟不停地自责,骂自己太缺乏毅力,太不坚强。现在,丽娟非常仇视自己的杂念,初中和高一的时候,没有杂念,专心致志学习,效率高,成绩好,哪里把那些男生放在眼里,要是没有那些杂念该多好啊。丽娟现在全力以赴对付杂念,一旦杂念消除,丽娟将扬眉吐气、再铸辉煌!跟杂念无数个回合的斗争,丽娟已精疲力竭,她意识到该找救兵——心理医生了。丽娟渴望我能够提供一些灵丹妙药,起死回生,彻底消灭杂念,让她在剩下不多的时间内作最后冲刺,摘取胜利的果实。
黑色七月即将来临,决战在即,丽娟把我看成克敌制胜的砝码,她希望我和她并肩作战,但愿我不至于让她失望。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先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丽娟的敌人——杂念。查《现代汉语词典》杂念词条,解释为不纯正的念头,多指为个人打算的念头,如私心杂念。显然,这个词条是一个不懂心理学的人写的,一点也不符合丽娟的情况。丽娟描述的杂念是,当她听课、看书或做作业时,脑子里不自觉地跑出来许许多多与学习无关的想法,丽娟把这些想法统称为杂念。
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我问丽娟。
丽娟看着我,目光很坚毅,以一种豁出去了的慷慨劲儿告诉我,她主要是想同学们怎样看自己的衣着打份、言行举止,想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事情,想自己上大学的事情,想……,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就是难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与狼共舞
面对丽娟的杂念,我有两个思路,或者说有两个帮助她的途径。一个思路是理解丽娟何以有那么一些杂念,她为什么强调与男生的比较,她为什么容不得那些杂念,她为什么将成绩下降全部归罪为杂念使然,在这些为什么背后必定存在着精神动力学的背景,但进入丽娟潜意识的道路肯定是漫长而又艰难的,高考这根大棒在她的头顶高悬着,容不得她有丝毫的闲暇去探究内心世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于丽娟我只能带着矛盾的心情,带她走向另一个途径:与狼共舞,即学会与杂念和平共处,也就是给她森田心理疗法的指导。
丽娟走后,我翻阅了她留下的六本日记。这是从高二到现在的每天心态的实录,内容如出一辙:订计划,后悔没完成计划,谴责自己没有毅力,缺乏意志控制杂念,然后重新制订计划,再度后悔,如此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丽娟同样火急火燎地冲进诊室。俟她坐定,我给她倒了一杯水,她一仰脖子,一口喝干。看她喘息已定,我对她说道:
丽娟,你把右手举起来。
丽娟狐疑地看着我,把右手举了起来。
我让她把手放下来,接着说:丽娟,你让心脏跳慢一点。
丽娟睁大眼睛看着我,说不可能让心脏跳慢。
我向丽娟解释说,我们的身体有一部分如四肢可由我们任意控制,而另一部分如内脏器官的活动则不由我们支配。我告诉丽娟,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比方,但我们可以用这类比人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比方我们可以去上学,也可以逃学;可以选择做作业,也可以选择看小说。但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杂念等等,杂念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根本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文^章)来》源 ww w.z/hgx{zz.cn#>
[3] <(文^章)来》源 ww w.z/hgx{zz.cn#>
<(文^章)来》源 ww w.z/hgx{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