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名医别录》)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林缘、路旁或杂林灌丛中。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以肥沃深厚的腐殖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功效散风清热、降气祛痰。临床用名有前胡、蜜炙前胡。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肋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药性论》:使,味甘,辛。能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疗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药类法象》: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治伤寒热实,明目益精,推陈致新,半夏为使。
《汤液本草》:《本草》云: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半夏为使,恶皂荚,畏藜芦。
《本草衍义补遗》:《本草》云:主痰满、胸膈中痞、心腹结气。推陈致新,半夏为之使。
《本草纲目》:前胡味甘、辛,气微平,阳中之阴,降气。乃手足太阴、阳明经之药,与柴胡纯阳上升入少阳、厥阴者不同也。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陶弘景言其与柴胡同功,非矣。治证虽同,而所入所主则异。
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本草经疏》:前胡得土金之气,而感秋冬之令,故味苦微寒无毒。入手太阴、少阳。阳中之阴,降也。应有甘辛平,寒而能降,所以下气,故除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痰厥头风痛,去痰下气,治伤寒寒气,推陈致新,能去实热及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之,亦治一切气,破痰结,及邪热骨节烦闷,气喘咳嗽,兼散风邪也。
简误:前胡苦辛微寒之药也,能散有余之邪热实痰,而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嗽;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明目益精,厥理亦谬。
《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无毒。畏藜芦,恶皂荚。以半夏为使,去痰实如神。胸胁中痞满立除,心腹内结气即逐。治伤寒寒热,又推陈致新。消风止头疼,保婴利疳气。
《药性解》:前胡,味苦甘辛,微温,无毒,入肺、肝、脾、膀胱四经。主伤寒痰嗽痞满,心腹结气,解热开胃,推陈致新,亦止液啼儿。
按:前胡辛可畅肺,以解风寒;甘可悦脾,以理胸腹;若能泄厥阴之火;温能散太阳之邪。
《药鉴》:气平寒,味苦,无毒。主心腹结气,治伤寒寒热。消风止头疼,保婴利疳气。使半夏,去胸膈痰实。君枳实,除胸膈痞满。痘家解毒用之,取其气寒,以平胸中无形之热毒。取其味苦,以泄胸中有形之痰实。盖热平则毒消,实泄则痰清,此分气味而言之也。总则痰固火生,火动痰行,此又不可不知。畏藜芦,恶皂荚。
《景岳全书》:味苦气寒,降也,阴中微阳。去火痰实热;开气逆结滞,转筋霍乱;除胸中痞满,气喘呕逆,咳嗽烦闷;治伤寒寒热,风热头疼;解婴儿疳热。
《本草备要》:宣,解表,泻下气,治风痰。
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悦脾理胸腹,苦泻厥阴肝。之热,寒散太阳膀胱。之邪。微寒,一云微温。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气有余便是火,火则生痰。能除实热,治痰热哮喘,咳嗽呕逆,痞膈霍乱,小儿疳气,有推陈致新之绩,明目安胎。无外感者忌用。按柴胡、前胡,均是风药,但柴胡性升,前胡性降,为不同。肝胆经风痰,非前胡不能除。半夏为使。恶皂角,忌火。
《本经逢原》:苦微寒,无毒。甄权曰:甘辛平无毒。
前胡入手足太阴、阳明、少阳,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为痰气之要味,治伤寒寒热,及时气内外俱热。按二胡通为风药,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有下同耳。又按前胡治气实风痰,凡阴虚火动之痰,及不因外感而有痰者禁用。
《本草求真》:[批]降肝胆外感风邪、痰火实结。
前胡专入肝胆。味苦微寒,功专下气。凡因凡入肝胆,火盛痰结,暨气实哮喘,气有余便是火。咳嗽呕逆,痞膈霍乱及小儿疳气等症,升药难投、须当用此苦泄,俾邪去正复。不似柴胡性主上升,引邪外出,而无实痰实气固结于其中也。按二胡均是风药,一升一降,用各不同,若使兼有外感风邪,与痰火实结,而用柴胡上升,不亦如火益热乎,故必用此下降。但症外感绝少,只属阴虚火动,并气不归元,胸胁逆满者切忌。以其苦泄故也。
《得配本草》:半夏为之使。畏藜芦。恶皂荚。
辛、苦,微寒。入手足太阴、阳明、足厥阴经气分。功专下气降火,清肺热,散风邪,化痰热,定喘嗽,止呕逆,除烦闷,治小儿疳热。
得桔梗,治热痰咳逆。
气虚逆满,病非外邪实热者禁用。
《本经疏证》:陶隐居曰:柴胡前胡为疗,殆欲同之。李濒湖曰,柴胡主升,前胡主降,为不同。予谓言其同,正足见古人立言深浑;言其升降有殊,虽亦未可厚非,然立言之旨,不如古人,亦于此可见。盖二月生苗,初出时有白芽,七月开花,气香味苦,两物正同,故其去结气除痰,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亦同。惟柴胡主肠胃中结气,前胡主心腹结气;柴胡主饮食积聚,前胡主痰满胸胁中痞。足以见柴胡之阻在下,前胡之阻在上,在下则有碍于升,在上则有碍于降,去其阻而气之欲升者得升,欲降者得降,但举目前而名之曰升曰降,于理固不为悖,特其功能并不在升与降,效验乃在升与降耳。夫在下之阴必系阳为阴遏,柴胡之治,能畅阳而仍不离于阴,故阴亦得随阳而畅,在上之阻,定因阴不从阳;前胡之治,能化阴而复不扰夫阳,故阳亦得同阴以化,阳畅则升,阴化则降。迹虽异而理则同,命之曰同,诲后学之真挚也;命之曰异,启后学之警悟也,吾辈从事于此,正宜领其启迪之益。虽然,为学贵有心得,主持勿眩陈言。前胡主治,以疗字系痰满于前,以治字格伤寒于后,得无痰满云云者,皆非外感,伤寒云云者,皆非内因欤。而云风头痛,则仍不离于外因,云推陈致新,则仍不离于内积也。夫阴随阳化,阳从阴降,是为胸中太和之气,痰者阳为阴里,阴从阳滞也,至满于胸胁以为痞,结于心腹而阻气,在内无同心协力之气以拒邪,则在外自有阴寒肃万之气相干犯,是因者即招外邪之根柢,外邪者即托内因之枝节也。前胡既能以仲春发育之气,化阴寒为温煦,复能以初秋凉爽之气,不使阳炽阴穷,故相裹而不相离,相持而不相下者,得此遂相和洽而无相夺伦,痞者为之开,结者为之解,固无论矣。即缘内乖所招外侮,既无根柢可凭,更于何处托迹。曰风头痛去痰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言惟痰气在中,斯风得乘之而为头痛,惟宿热在内,斯寒得与相争而为寒热,去其在里之勾引,而在外者自无所容。是治字者界于两语之中,以为间隔,非提曳全文而为领袖也。然则所谓伤寒寒热推陈致新者,得无嫌于推去旧热招引新寒乎?夫惟服攻下之剂,方能推送在中陈腐,新邪遂乘而内入,前胡气味形体均在解散之列,焉能引邪入里?推陈致新者,解散相因积聚之热,招徕新化和煦之阳,使拒外相侵陵之寒之谓也。
《本草分经》:辛、甘、苦,寒。畅肺理脾,解膀胱肝经热邪。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能除实热。专治肝胆经风痰。
【现代药理研究】
1. 前胡有祛痰作用。
2. 前胡有抗溃疡作用,紫花前胡的水提物或甲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小鼠水浸性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
3. 前胡有解痉作用,其有效成分是一种吡喃香豆素。
4. 前胡有钙拮抗作用。白花前胡甲素可抑制由于细胞外钙离子的流入引起的豚鼠结肠带K去极化的收缩作用,抑制钙离子进入平滑肌。
5. 前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前胡有扩张冠脉作用。白花前胡丙素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前胡有抑制心肌作用。‚前胡丙素依浓度而抑制心肌细胞收缩速度和搏动频率,并缩短动作电位时程。ƒ前胡有降压作用。白花前胡正丁醇提取物在增加冠脉流量的同时,能引起血压降低。
6. 前胡有抑制肠管收缩的作用。
7. 前胡可升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其有效成分是前胡素E。
8. 前胡有耐缺氧作用。
9. 前胡有抗菌、抗炎作用。
10. 前胡有抗肿瘤作用。
11. 前胡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或促进作用。紫花前胡的香豆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而白花前胡甲素和Pdyc对原发性血小板凝集有促进作用。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林缘、路旁或杂林灌丛中。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以肥沃深厚的腐殖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功效散风清热、降气祛痰。临床用名有前胡、蜜炙前胡。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肋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药性论》:使,味甘,辛。能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疗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药类法象》: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治伤寒热实,明目益精,推陈致新,半夏为使。
《汤液本草》:《本草》云: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半夏为使,恶皂荚,畏藜芦。
《本草衍义补遗》:《本草》云:主痰满、胸膈中痞、心腹结气。推陈致新,半夏为之使。
《本草纲目》:前胡味甘、辛,气微平,阳中之阴,降气。乃手足太阴、阳明经之药,与柴胡纯阳上升入少阳、厥阴者不同也。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陶弘景言其与柴胡同功,非矣。治证虽同,而所入所主则异。
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本草经疏》:前胡得土金之气,而感秋冬之令,故味苦微寒无毒。入手太阴、少阳。阳中之阴,降也。应有甘辛平,寒而能降,所以下气,故除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痰厥头风痛,去痰下气,治伤寒寒气,推陈致新,能去实热及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之,亦治一切气,破痰结,及邪热骨节烦闷,气喘咳嗽,兼散风邪也。
简误:前胡苦辛微寒之药也,能散有余之邪热实痰,而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嗽;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明目益精,厥理亦谬。
《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无毒。畏藜芦,恶皂荚。以半夏为使,去痰实如神。胸胁中痞满立除,心腹内结气即逐。治伤寒寒热,又推陈致新。消风止头疼,保婴利疳气。
《药性解》:前胡,味苦甘辛,微温,无毒,入肺、肝、脾、膀胱四经。主伤寒痰嗽痞满,心腹结气,解热开胃,推陈致新,亦止液啼儿。
按:前胡辛可畅肺,以解风寒;甘可悦脾,以理胸腹;若能泄厥阴之火;温能散太阳之邪。
《药鉴》:气平寒,味苦,无毒。主心腹结气,治伤寒寒热。消风止头疼,保婴利疳气。使半夏,去胸膈痰实。君枳实,除胸膈痞满。痘家解毒用之,取其气寒,以平胸中无形之热毒。取其味苦,以泄胸中有形之痰实。盖热平则毒消,实泄则痰清,此分气味而言之也。总则痰固火生,火动痰行,此又不可不知。畏藜芦,恶皂荚。
《景岳全书》:味苦气寒,降也,阴中微阳。去火痰实热;开气逆结滞,转筋霍乱;除胸中痞满,气喘呕逆,咳嗽烦闷;治伤寒寒热,风热头疼;解婴儿疳热。
《本草备要》:宣,解表,泻下气,治风痰。
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悦脾理胸腹,苦泻厥阴肝。之热,寒散太阳膀胱。之邪。微寒,一云微温。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气有余便是火,火则生痰。能除实热,治痰热哮喘,咳嗽呕逆,痞膈霍乱,小儿疳气,有推陈致新之绩,明目安胎。无外感者忌用。按柴胡、前胡,均是风药,但柴胡性升,前胡性降,为不同。肝胆经风痰,非前胡不能除。半夏为使。恶皂角,忌火。
《本经逢原》:苦微寒,无毒。甄权曰:甘辛平无毒。
前胡入手足太阴、阳明、少阳,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为痰气之要味,治伤寒寒热,及时气内外俱热。按二胡通为风药,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有下同耳。又按前胡治气实风痰,凡阴虚火动之痰,及不因外感而有痰者禁用。
《本草求真》:[批]降肝胆外感风邪、痰火实结。
前胡专入肝胆。味苦微寒,功专下气。凡因凡入肝胆,火盛痰结,暨气实哮喘,气有余便是火。咳嗽呕逆,痞膈霍乱及小儿疳气等症,升药难投、须当用此苦泄,俾邪去正复。不似柴胡性主上升,引邪外出,而无实痰实气固结于其中也。按二胡均是风药,一升一降,用各不同,若使兼有外感风邪,与痰火实结,而用柴胡上升,不亦如火益热乎,故必用此下降。但症外感绝少,只属阴虚火动,并气不归元,胸胁逆满者切忌。以其苦泄故也。
《得配本草》:半夏为之使。畏藜芦。恶皂荚。
辛、苦,微寒。入手足太阴、阳明、足厥阴经气分。功专下气降火,清肺热,散风邪,化痰热,定喘嗽,止呕逆,除烦闷,治小儿疳热。
得桔梗,治热痰咳逆。
气虚逆满,病非外邪实热者禁用。
《本经疏证》:陶隐居曰:柴胡前胡为疗,殆欲同之。李濒湖曰,柴胡主升,前胡主降,为不同。予谓言其同,正足见古人立言深浑;言其升降有殊,虽亦未可厚非,然立言之旨,不如古人,亦于此可见。盖二月生苗,初出时有白芽,七月开花,气香味苦,两物正同,故其去结气除痰,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亦同。惟柴胡主肠胃中结气,前胡主心腹结气;柴胡主饮食积聚,前胡主痰满胸胁中痞。足以见柴胡之阻在下,前胡之阻在上,在下则有碍于升,在上则有碍于降,去其阻而气之欲升者得升,欲降者得降,但举目前而名之曰升曰降,于理固不为悖,特其功能并不在升与降,效验乃在升与降耳。夫在下之阴必系阳为阴遏,柴胡之治,能畅阳而仍不离于阴,故阴亦得随阳而畅,在上之阻,定因阴不从阳;前胡之治,能化阴而复不扰夫阳,故阳亦得同阴以化,阳畅则升,阴化则降。迹虽异而理则同,命之曰同,诲后学之真挚也;命之曰异,启后学之警悟也,吾辈从事于此,正宜领其启迪之益。虽然,为学贵有心得,主持勿眩陈言。前胡主治,以疗字系痰满于前,以治字格伤寒于后,得无痰满云云者,皆非外感,伤寒云云者,皆非内因欤。而云风头痛,则仍不离于外因,云推陈致新,则仍不离于内积也。夫阴随阳化,阳从阴降,是为胸中太和之气,痰者阳为阴里,阴从阳滞也,至满于胸胁以为痞,结于心腹而阻气,在内无同心协力之气以拒邪,则在外自有阴寒肃万之气相干犯,是因者即招外邪之根柢,外邪者即托内因之枝节也。前胡既能以仲春发育之气,化阴寒为温煦,复能以初秋凉爽之气,不使阳炽阴穷,故相裹而不相离,相持而不相下者,得此遂相和洽而无相夺伦,痞者为之开,结者为之解,固无论矣。即缘内乖所招外侮,既无根柢可凭,更于何处托迹。曰风头痛去痰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言惟痰气在中,斯风得乘之而为头痛,惟宿热在内,斯寒得与相争而为寒热,去其在里之勾引,而在外者自无所容。是治字者界于两语之中,以为间隔,非提曳全文而为领袖也。然则所谓伤寒寒热推陈致新者,得无嫌于推去旧热招引新寒乎?夫惟服攻下之剂,方能推送在中陈腐,新邪遂乘而内入,前胡气味形体均在解散之列,焉能引邪入里?推陈致新者,解散相因积聚之热,招徕新化和煦之阳,使拒外相侵陵之寒之谓也。
《本草分经》:辛、甘、苦,寒。畅肺理脾,解膀胱肝经热邪。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能除实热。专治肝胆经风痰。
【现代药理研究】
1. 前胡有祛痰作用。
2. 前胡有抗溃疡作用,紫花前胡的水提物或甲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小鼠水浸性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
3. 前胡有解痉作用,其有效成分是一种吡喃香豆素。
4. 前胡有钙拮抗作用。白花前胡甲素可抑制由于细胞外钙离子的流入引起的豚鼠结肠带K去极化的收缩作用,抑制钙离子进入平滑肌。
5. 前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前胡有扩张冠脉作用。白花前胡丙素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前胡有抑制心肌作用。‚前胡丙素依浓度而抑制心肌细胞收缩速度和搏动频率,并缩短动作电位时程。ƒ前胡有降压作用。白花前胡正丁醇提取物在增加冠脉流量的同时,能引起血压降低。
6. 前胡有抑制肠管收缩的作用。
7. 前胡可升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其有效成分是前胡素E。
8. 前胡有耐缺氧作用。
9. 前胡有抗菌、抗炎作用。
10. 前胡有抗肿瘤作用。
11. 前胡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或促进作用。紫花前胡的香豆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而白花前胡甲素和Pdyc对原发性血小板凝集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