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近年来,本市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医院的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早期患者中,如做及早诊断和治疗,40%至50%可保留完整乳房。但100个早期患者中,实际选择保乳的只有15个,剩下的那30个,则选择了根除手术,虽然其治疗效果和保乳是一样的。无独有偶,可以满足乳腺癌患者求“美”心愿的乳房再造手术,求治比率也远远低于本市现有的整容水平。专家提醒,乳腺癌患者的心灵创伤不可忽视,拯救生命不要忘记拯救心灵。
本市乳癌发病率上升
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尤以上海最高。近20年来,本市的发病率增加了180%左右。据他推测,生活方式的西方化是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人饮食结构热量偏高,导致肥胖者增多,而肥胖与乳腺癌有直接关联。此外,一些营养品或口服液中大量使用雌激素,也恶化了中年女性的内分泌环境,导致癌变。
本市的乳腺癌患者呈现两个发病年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45岁至50岁,第二高峰在60岁以后,总体说来,这是一种中老年女性疾病,但近来,发病年龄略有年轻化趋势。
早期乳癌30%放弃保乳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为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解除其心理负担,早期乳腺癌患者一般行保乳手术,本市的保乳手术现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女性乳腺癌诊治方面具有领先水平,在乳腺癌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早期病例治疗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3%和88%,晚期病例治疗后的5年和10年生存率也可以分别达到49.5%和41.3%。
邵志敏表示,乳腺x线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该院以此做早期诊断,在手摸到乳房肿块前,就能查出0期到2a期的早期患者。对年纪较轻、肿块少、在0期至1a期间的早期患者,一般建议可做保乳手术,比率占所有患者的40%至50%。但是其中20%至30%的患者,出于对复发和安全的顾虑,往往不同意保乳。其实,对早期患者而言,保乳和根除的治疗效果是一样的,尤其是小叶原位癌,手术治疗后可彻底康复,根本无需切除。保乳后,每6个月至1年检查一次,可大大减轻复发风险。
华山东方乳房外科医院邹强教授告诉记者,早期病人可以选择小手术和大放疗的医疗手段,手术将恶性淋巴清除。而保留乳房,早期手术以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抗癌药物、放射、激素、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其效果和切除根治是相同的。事实上,国内病人选择切除乳房,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在理论上,放射治疗的效果和化疗是一样的,也是可以治愈好的,但从目前病人来看,接受保乳的病人并不是很多。相对而言,年轻病人采取保乳多一些,而年纪大的病人则多数采取切除法。
乳房再造热度不够
无独有偶,在已被切除乳房的乳腺癌患者中,对美的追求也远远弱于对死亡的恐惧。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孙宝珊教授告诉记者,目前乳房再造的仿真程度不低,手术比较满意,但是来做手术的人并不多。
乳房再造技术并不难,整形外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合作,在乳癌根治切除术的同时可以进行乳房再造。常用的乳房再造术有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再造乳房或者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料充填物来弥补不足的组织量。有的病人乳房再造时需要的组织量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假体等材料进行填充。再造后的乳房,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两侧乳房在手术后立即达到形式上的对称,还能把乳房应有的生理和心理感觉以及优美的外形重新塑立起来。在切除时没有进行手术的病人,可以在2年后、确保不会复发时再进行手术。
有三类患者适合做再造手术:一、切除后,癌症已经治愈,不会复发;二、身体状况良好,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三、年龄在20—50岁左右,身体良好者在60岁以下。但实际选择再造的病人远远低于符合条件的人数,以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为例,自1999 年至今,该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有2000 多例,但要求做再造的仅20例左右,实际比例不足1%。
在国外,乳腺癌切割乳房后,做再造手术的人很多。专家分析,乳房再造病人不多的原因,主要在于切乳病人的年龄40—50岁比较多,对再造的需求相对少,而相对年轻的病人则对此手术的需求量大一些。
拯救乳房更要拯救心灵
统计表明,大约30%—40%的乳腺癌病人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压抑和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和一定程度的性功能紊乱。中医认为,心理压抑会导致气机紊乱、气血循环不畅通,会加重癌细胞的扩散,导致短期内的复发。
今年8月8日,上海乳腺癌临床医疗中心与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联合成立妍康沙龙,这是一个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身心康复的沙龙。沙龙负责人介绍,乳腺癌患者通常渴望得到心理安慰和关怀。原因是,谈癌色变是人之常情,而女性又尤其敏感,她们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往往会影响她们病情的稳定。此外,乳腺癌的高峰年龄正好在女性更年期前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有着根深蒂固的看法,乳房切除后,她们往往产生“我不是完整女人了”等想法,对自我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认识都开始出现紊乱。45岁左右的女性,往往也是事业、家庭压力最重的时候,她们的病情加重了原有的压力,所以对她们心灵的看护和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
专家指出,乳腺癌是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绝大多数病人生命期较长,特别是一些早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一般病人经过治疗可重返工作岗位。
诱发乳腺癌的八大危险
家族遗传: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性生活质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cols=1 target=_blank>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 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沾染陋习: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定期自检及早排查
积极开展乳腺癌普查和自我乳房检查是及早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手段。每月应进行一次自我乳房检查,每4—6个月到医院做一次临床体检。从40岁起,每1-2年做一次乳房摄片检查。一旦发现乳房长有肿块,应及早去医院乳房病专科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同时,要重视高危女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一、母亲、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曾有乳腺癌病史者;二、12岁以前月经初潮者;三、30岁后生小孩、40岁以上未孕、独身、婚龄过大或婚姻时间短者;四、一侧患过乳腺癌,另一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五、患有乳腺小叶增生或导管增生、体型过度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六、少女时受到辐射并长期经常有接触放射线史者;七、年龄40—60岁的女性。
<~文)章#来<源@ ww
本市乳癌发病率上升
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尤以上海最高。近20年来,本市的发病率增加了180%左右。据他推测,生活方式的西方化是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人饮食结构热量偏高,导致肥胖者增多,而肥胖与乳腺癌有直接关联。此外,一些营养品或口服液中大量使用雌激素,也恶化了中年女性的内分泌环境,导致癌变。
本市的乳腺癌患者呈现两个发病年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45岁至50岁,第二高峰在60岁以后,总体说来,这是一种中老年女性疾病,但近来,发病年龄略有年轻化趋势。
早期乳癌30%放弃保乳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为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解除其心理负担,早期乳腺癌患者一般行保乳手术,本市的保乳手术现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女性乳腺癌诊治方面具有领先水平,在乳腺癌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早期病例治疗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3%和88%,晚期病例治疗后的5年和10年生存率也可以分别达到49.5%和41.3%。
邵志敏表示,乳腺x线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该院以此做早期诊断,在手摸到乳房肿块前,就能查出0期到2a期的早期患者。对年纪较轻、肿块少、在0期至1a期间的早期患者,一般建议可做保乳手术,比率占所有患者的40%至50%。但是其中20%至30%的患者,出于对复发和安全的顾虑,往往不同意保乳。其实,对早期患者而言,保乳和根除的治疗效果是一样的,尤其是小叶原位癌,手术治疗后可彻底康复,根本无需切除。保乳后,每6个月至1年检查一次,可大大减轻复发风险。
华山东方乳房外科医院邹强教授告诉记者,早期病人可以选择小手术和大放疗的医疗手段,手术将恶性淋巴清除。而保留乳房,早期手术以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抗癌药物、放射、激素、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其效果和切除根治是相同的。事实上,国内病人选择切除乳房,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在理论上,放射治疗的效果和化疗是一样的,也是可以治愈好的,但从目前病人来看,接受保乳的病人并不是很多。相对而言,年轻病人采取保乳多一些,而年纪大的病人则多数采取切除法。
乳房再造热度不够
无独有偶,在已被切除乳房的乳腺癌患者中,对美的追求也远远弱于对死亡的恐惧。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孙宝珊教授告诉记者,目前乳房再造的仿真程度不低,手术比较满意,但是来做手术的人并不多。
乳房再造技术并不难,整形外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合作,在乳癌根治切除术的同时可以进行乳房再造。常用的乳房再造术有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再造乳房或者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料充填物来弥补不足的组织量。有的病人乳房再造时需要的组织量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假体等材料进行填充。再造后的乳房,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两侧乳房在手术后立即达到形式上的对称,还能把乳房应有的生理和心理感觉以及优美的外形重新塑立起来。在切除时没有进行手术的病人,可以在2年后、确保不会复发时再进行手术。
有三类患者适合做再造手术:一、切除后,癌症已经治愈,不会复发;二、身体状况良好,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三、年龄在20—50岁左右,身体良好者在60岁以下。但实际选择再造的病人远远低于符合条件的人数,以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为例,自1999 年至今,该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有2000 多例,但要求做再造的仅20例左右,实际比例不足1%。
在国外,乳腺癌切割乳房后,做再造手术的人很多。专家分析,乳房再造病人不多的原因,主要在于切乳病人的年龄40—50岁比较多,对再造的需求相对少,而相对年轻的病人则对此手术的需求量大一些。
拯救乳房更要拯救心灵
统计表明,大约30%—40%的乳腺癌病人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压抑和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和一定程度的性功能紊乱。中医认为,心理压抑会导致气机紊乱、气血循环不畅通,会加重癌细胞的扩散,导致短期内的复发。
今年8月8日,上海乳腺癌临床医疗中心与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联合成立妍康沙龙,这是一个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身心康复的沙龙。沙龙负责人介绍,乳腺癌患者通常渴望得到心理安慰和关怀。原因是,谈癌色变是人之常情,而女性又尤其敏感,她们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往往会影响她们病情的稳定。此外,乳腺癌的高峰年龄正好在女性更年期前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有着根深蒂固的看法,乳房切除后,她们往往产生“我不是完整女人了”等想法,对自我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认识都开始出现紊乱。45岁左右的女性,往往也是事业、家庭压力最重的时候,她们的病情加重了原有的压力,所以对她们心灵的看护和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
专家指出,乳腺癌是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绝大多数病人生命期较长,特别是一些早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一般病人经过治疗可重返工作岗位。
诱发乳腺癌的八大危险
家族遗传: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性生活质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cols=1 target=_blank>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 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沾染陋习: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定期自检及早排查
积极开展乳腺癌普查和自我乳房检查是及早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手段。每月应进行一次自我乳房检查,每4—6个月到医院做一次临床体检。从40岁起,每1-2年做一次乳房摄片检查。一旦发现乳房长有肿块,应及早去医院乳房病专科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同时,要重视高危女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一、母亲、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曾有乳腺癌病史者;二、12岁以前月经初潮者;三、30岁后生小孩、40岁以上未孕、独身、婚龄过大或婚姻时间短者;四、一侧患过乳腺癌,另一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五、患有乳腺小叶增生或导管增生、体型过度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六、少女时受到辐射并长期经常有接触放射线史者;七、年龄40—60岁的女性。